当前位置:看书谷>游戏竞技>续宋> 第七章 还有何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还有何事?(2 / 2)

近及远的渐行渐远。

这清冷的受厘殿之中,就仅剩下赵瑗母子二人,孤单的面对着冷冰冰的宫殿。

张婉仪的心如同这殿外的寒冬天一般,凉透了!

她眼角挂着泪光,目光呆滞的望着赵瑗。

十年的含辛茹苦,十年的忍辱负重,却换来这么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和结果。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遇到事竟然也不跟自己商量便这么草草的做出决定。

这样的决定不但决定了母子二人的未来,或许也决定了大宋的未来。

她努力的回想着过往的点点滴滴,孩子的性格虽然有些木讷,却相当的沉稳坚毅却不屈不挠。

更为让人欣喜的是,他有一颗温顺善良的心。

这样的孩子将来能登顶大宋皇位,必定也能造福万民,中兴宋室。

“哎!不争就不争吧,有个爵位能平安顺遂的过完这一生,也不枉这一世!”

“何况朝堂险恶,这官家之位也并没有那么好当,安心的娶妻生子便也算快意人生。”

张婉仪想着想着,面对着前路未知的凶险,也就彻底释怀。

“咚咚咚!”

赵瑗突然从床上起身,对着张婉仪连磕了三个响头。

磕在大殿的地面之上,发出了清脆的声响,在这空荡荡的殿内久久不能离去。

赵瑗抬起头,望着泪眼婆娑的养母,想起这十年的养育之恩,从喉咙之中响亮的喊出一个字。

“娘!”

这一声娘,叫得是那么的情真意切!

这一声娘,叫得是那么的发自肺腑!

这一声娘,叫得却又饱含着愧疚之意!

这一声娘,叫得却又深蕴着无以为报!

在那一瞬间,张婉仪已经完全止不住泪水,赵瑗这一份深情已然让她泪如雨下。

原本她和官家并没有亲生骨肉,赵瑗的出现仿佛就是上天的恩赐一般。

因而她对于赵瑗视如己出,从没有当养子那般看待。

在大宋的称谓之中,娘便是对于母亲的称呼。

赵瑗的这一声娘,便可看出同样并没有把自己当做养母看待。

只不过有时会宫中称谓并不同于民间,为了礼仪而不得不遵从。

张婉仪迎了上去,将赵瑗缓缓的托起身来,温柔的擦拭着他被磕得通红的额头。

“娘!”

赵瑗此刻看着养育自己十年的母亲,情绪已然有些悲戚。

他呼喊的不只是眼前的这个养母,还有自己前世的的父母。

想到自己在父母辛勤的养育下,读了大学进了部队,却并没有尽到一点点的孝道。

而他们早已已经有些苍老,在最应该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承受着丧子之痛。

自己并没有能够娶妻生子,让他们得以颐养天年。

“砰砰砰!”

殿外忽然传来了一阵轻轻的敲门声。

“进来!”

“禀婉仪娘娘,国公爷!”

李裕文小心翼翼的禀告道,他在殿外看到贵妃娘娘面带喜悦的出来,便知道国公爷的事情应该有了着落。

在宫中十年,吴贵妃在官家心中的地位如何,宫中许多秘闻他自然非常清楚。

吴贵妃本名吴芍芬,当初靖康之变时吴氏本不过是康王府中的侍女,因身怀绝技而得以逃脱。

虽然是女子,可从小喜欢舞刀弄枪,骑射功夫尤其了得,不在宫中侍卫之下。

后历经千辛万苦得以追随刚刚称帝的赵构,从而一直伴随左右。

称帝之初,时常遭受金兵追击和武将叛乱,使得赵构每天提心吊胆,常常半夜从梦中惊醒。

使得原本就谨慎多疑的赵构难以相信身边的文臣武将。

然而最信任的那就是吴芍芬。

那段难熬的日子里,吴芍芬常常身披铠甲,手持刀剑,一身戎装,护卫在赵构左右。

正是这样的经历,让赵构对于吴氏言听计从。

“是不是贵妃娘娘有话要传?”

赵瑗心中估算着时间刚刚好,自己的事情应该已经搞定。

“正是,刚贵妃娘娘身边朱内官过来传话,让国公爷明日巳时于选德殿磕头认错!”

李裕文的话音刚落,赵瑗不由得心头一喜,看来这事总算有个了好的开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