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游戏竞技>续宋> 第二十六章 不辱使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 不辱使命(2 / 3)

,必定不能在臣子面前说出有损官家威严的话。

何况岳飞被冤屈下狱,心中难免会有些怒气和怨气。

如何安抚岳飞,这些话官家不会去说,那么只能让自己这个皇养子来说。

归根结底,赵瑗需要维护的不是官家,而是大宋江山的稳固。

“臣不敢,谢官家天恩还来不及,哪里敢心生怨恨。”岳飞神情严肃的说道。

赵瑗口中的一句句帅爷,说得岳飞心中暖意十足。

这一句句帅爷,显然并没有把自己当成外人,而是一个晚辈对于长辈的尊敬。

“不过晚辈倒是有几句话赠与帅爷,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瑗明白,自己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小屁孩,说话的分量想必不会太足。

但是自己看过许多后世对于岳飞的评价,也是想借着机会规劝一番。

如果说岳飞有什么短板,那么耿直和率真可能是他最大的弱点。

他总是直言不讳,毫不掩饰自己的意见和情感,这常常会得罪一些人,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

然而正是这种耿直和率真,也让他成为了一个万民敬仰的英雄。

过于愚忠则是岳飞的另一个短板。

他始终忠于大宋朝廷,即使朝廷对他不公,也从未有过二心。

他坚信自己的忠诚和正义,不惜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种愚忠,让人感叹他的执着和坚定,也让人不禁为他感到惋惜。

缺乏朝中文臣的油滑,也是岳飞的一个短板。

他不会像那些文臣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

他总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愿意妥协和屈服。

这种油滑的缺乏,让他在朝廷中显得格格不入,也让他成为了一些人的眼中钉。

正是这些短板,让岳飞成为了一个更加真实和伟大的人物。

他的耿直和率真,让他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他的愚忠,让他成为了一个不朽的民族英雄;他的缺乏油滑,让他的形象更加高大和挺拔。

然而这一切在大宋朝堂之中显然是格格不入,赵瑗此时的表露心迹也算是一种劝慰。

“国公爷但说无妨!”

岳飞对于赵瑗的尊重是发自内心,并不仅仅只是对方的身份和救命之恩,更多的是其有着如同朝中重臣一般的韬略。

“帅爷以为,何故会被官家猜忌?何故会被秦党诬陷?”

赵瑗望着波澜不惊的岳飞,心想着下狱一事虽然有惊无险,也算是岳飞的一场炼狱。

但是岳飞是未来大宋极为重要的人物,他显然不想其再被陷入到无妄之灾之中。

“臣对大宋本就是忠心耿耿,日月可昭。至于猜忌和诬陷乃是金国忌惮,秦党为一己私利所致。”

岳飞对于自己被诬陷入狱,也是深有感悟,也就看的非常通透。

“正是,因而吾有几句话,还请帅爷姑妄听之。”

“还请国公爷示下!”岳飞正襟危坐且神情严肃的说道。

“以后切莫再提二帝之事,无论何时何地,以免触了官家逆鳞。此乃其一。”

对于赵构而言,远在金国北境的二帝,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毕竟赵构上位之时,二帝尚未去世。

同时并存的皇帝,于公于私于情于理,都会有些尴尬和对立。

金人可以拿二帝做文章,伪齐也可以拿二帝做文章,甚至反对者同样可以拿二帝做文章。

这些正是赵构认为自己皇位和皇权不稳固的原因之所在,而朝中大臣一旦还要提出所谓迎回二帝的言论,必定会犯了大忌。

“以后切莫再为储君之事谏言,储君之位吾自有办法。此乃其二。”

赵构无子才在宗室之中选了两位当皇养子,但并不代表就一定能继承大统之位。

武将干涉储君之事本来就是大忌,甚至会被让位居功自傲而左右朝堂。

“以后军中少打岳字旗,多打宋字旗,民间可谓亲切称呼为岳家军,可到了官家耳中可就完全变味走样。”

南渡之后,大宋王师之中有所谓的中兴四将。

四将之中,除了岳飞和韩世忠之外,便是一心帮着秦桧卖命的张俊和垂垂老矣的刘光世。

在抗金初期,各自为政从而各自壮大,便形成了所谓岳家军、韩家军、张家军和刘家军。

表面上看起来是民间对于这些抗金军队的亲切称呼,传到朝堂则难免会被认定为某些人的私军。

这样一来,极容易让官家猜忌,也容易让权臣抓住把柄。

“以后无论战局如何,还得听从朝廷统一号令,想必官家经此一事不会全听秦桧一家之言。”

拥兵自重和不听号令便是秦党诬陷岳飞的一大罪名,这原本也不完全是捏造和杜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