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绪随着她走进长长的林荫小道,心底的焦躁意外的平息下来。
“你演的哪个角色?”
“只是有个试镜的机会,可以争取的角色是青年始皇、扶苏和胡亥。”
“那你最想演谁?”
“最想演的当然是青年始皇,戏份多,不过听说导演已经有‘意向’人选了,我打算争取一下扶苏。”
“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的公子扶苏?是个正面角色。”
“但有点一根筋,这里说,‘赵高伪造诏书,逼令自杀’,他转身就抹脖子了,当时,他和蒙恬可是手掌三十万大军,完全可以打回咸阳。”
“这个问题,也有很多解释,大部分的观点认为扶苏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司马迁在《史记》中点评扶苏为人仁孝,剧本中也体现了这样的思想。
当时伪诏送达上郡,扶苏要应诏而死,蒙恬极力阻止也曾点明可能是‘奸诈的诡计’,请求扶苏重新请示,扶苏都没肯请示,认为‘父亲命令儿子自杀,不需要请示什么’③,便自杀而死。
我觉的,秦始皇的威望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儒家的‘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②的思想逼迫他去死,他的对手也是抓住他的这一弱点,才会矫诏逼令自尽。”
看着陆绪眉头紧皱,眼神费解,南木笑了笑,“当然这是后人用儒家文化思想去解读扶苏。其实历史的迷人之处就在于,谁都能去认定一个属于自己的真相,后人眼里的历史就产生很多种可能,出现很多种解释……”
“一百个哈姆雷特?”
“嗯,对,就是你理解的这样。”
“哦。”陆绪看着南木认真的眼神,“还是一千个哈姆雷特来着?”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看来老莎的意思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陆绪一本正经,“嗯,一千个,更多点。”
“成百上千,意思差不多。”南木语毕,脑子里就一直单曲循环哈姆雷特,“我说到哪了?”
“后人解读扶苏?”
“哦……就说我自己的理解吧。扶苏是一个什么身份,始皇长子的同时,他也是一个军人,还是一个政治家。作为儿子,父要子亡,作为军人,需要服从,作为一个政|治家,他亦有政治远见。”
“政治远见?那就更不该自杀了,他一死,胡亥继位,秦二世直接亡国了。”
“我觉的历史的走向更接近唯物史观而不是英雄史观,英雄人物只能很小程度的减缓事件的进程,但依靠个人的能力是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秦朝灭亡这件事上,很多人觉得是因为胡亥、赵高延续秦朝的残暴统治,引发起义和复国运动,儒家是把秦的灭亡归因于秦始皇,兴建大工程,劳民伤财,高压统治,激起民怨……好多影视剧都大加渲染这种观点,我们感觉好像就是这样。其实,我觉得这些原因仅仅是加速了秦灭亡,不是根源,根源在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虽然不知道什么内容,但是不都说秦国之所以强大,好像是因为商鞅变法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商鞅变法强秦,进而统一六国,但秦朝灭亡的种子从它崛起的时候就埋下了。商鞅变法本质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最关键的一点是把利益跟军功挂钩,所以秦的军队最强,直至秦始皇‘收天下之兵’③,可是后来刘邦项羽打到咸阳的时候,仅仅只有‘咸阳囚徒’来抵挡,秦的百万雄狮呢?
在征战四野,‘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①,为什么关键时刻,秦国的军队不去守国门,反而去征战四野,怎么会这么好战呢?
是因为利益,征战完的疆土已经完成了利益的重新分配,但商鞅变法规定这些土地不能继承,想要获取新的土地,只能不断扩张,而且这种扩张无法阻止……真正劳民伤财的源头是战争,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也是这样的观点,而驱动战争的永远是——利益。”
“统治者也无法改变?”
“每一个封建王朝都是建立在它本身的制度基础上的,这种制度根源没法改变,而且统治也需要稳固的利益集团支撑,统治者本身就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南木想了想道,“如果扶苏不死,顺利即位,那他就是下一任代言人,秦是军政一体,无法分割,扶苏自己就是军政利益团体的一员,即便他想,也无法站到自己的利益群体对立面,这确实与他接受的儒家文化相悖,如果想明白这一点,选择遵令自尽也能说通了。”说到这里,南木也不由得有点唏嘘。
陆绪三观持续被刷新,看着南木侃侃而谈,自我检讨:我一直活得如此浅薄吗?
注意到陆绪的表情就像邻居家呆滞的哈士奇一样,南木强忍住笑,“历史就是这样,看得越多,就想得越多,越追究事儿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