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四口人赶着牛车,刚过村里第一个路口,就看见一老妇人坐在路边东张西望。车上的孟家祖母一眼便认出是老熟人,未看清脸就喊道:
“孙家的,坐路边干啥,你闺女孙子都走了?”
“刚走!”老妇人起身拍拍身上尘土,说:“镇上集市咋样?”
“热闹得很,比往年都热闹!”孟家祖母从牛车一跃而下,小走两步到孙阿婆面前,当得起是老当益壮。
“可买了什么东西?”孙阿婆问。
“肯定买呀,那些好东西平常可少见了。你不是跟你儿媳妇去了西市吗,买啥了?”
“呦,可别提了,西市人挤人啊,我挑了几个腌菜缸,看着就结实耐用!”孙阿婆笑出一脸褶子。
“那我可得看看。”
俩老妇人一前一后走进孙家大门,待分享过今日买到的好东西,孙阿婆挤了挤眼睛,满脸含笑道:“哎,没想到时间过这么快,一转眼,我家耀祖都十八了。”
“可不是嘛,都能成家了,让他赶快娶个媳妇,趁年轻也能多生几个!”
谈到结婚就务必要催生,似乎这是上天派给这些人们的任务。
“那是肯定的!就是这婚期还没定,不知道啥时候能办喜事。”
“谁家的姑娘?都谈婚期了,你都没提前给我说一声。”孟家祖母故作埋怨状。
“现在不是正跟你说吗?住镇上,东边的,张家二姑娘。”
孙阿婆一点一点往外吐,强调着这姑娘的身份不同。
“镇上的呢,可以可以!”
若说捧场,孟家祖母可是全村无敌手,这也算是孙阿婆跟她交好的原因之一。
孙阿婆得意洋洋,只在秋天绽放的菊花竟不顾气候不适在她眼角绽放。
她大笑几声,问:
“你家那个大姑娘也还没许人家吧,她爹娘竟也不当回事,姑娘大了就跟过了春天的花一样,落了谢了,不好嫁的。”
孙阿婆七拐八弯终于说到今天的重点。
“谁知道他俩怎么想的,她娘是一点都不着急。”孟家祖母略显嫌弃。
“他们不急,你可得替他们谋划呀!”孙阿婆坐直了身体,说:“为后代谋福是咱们做老人应当做的事呀,更何况你还有个孙子呢,过不了几年也得成家立业!”
听到“孙子”,孟家祖母不由得紧张起来,几年时间说快也快,得给他筹备起来,总不能临头了连个聘礼钱也拿不出来。
孟家这一代可就这一个儿子,万一结不了婚,以后就算到了“那头”也无颜面对孟老头。
看着对面的人眉头紧锁,孙阿婆放心地叹口气,道:“哎呦!我差点给忘了,我手里头正好有桩好姻缘,就等你开口答应了!”
“什么?”还沉浸在无颜面对黄泉老伴遐想中的孟家祖母抬头问道。
“给迎儿的姻缘呀,一个顶好的夫婿!”孙阿婆扬起尖下巴,掰着指头说道:“长得不赖!家中独子!富贵荣华!”
“真有这么好,哪一家的?”孟家祖母被孙阿婆勾起强烈好奇心。
“魏员外家的!哈哈哈哈!怎么样,好得很呐!”孙阿婆大笑着。
孟家祖母翻了个白眼,心想那孩子不是个傻子么,信了你的鬼,我若把孙女嫁过去我就成傻子了。
村子里那些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我。
“哎呦,不高兴啦?”
孙阿婆观察着孟家祖母的脸色,同为老人,脸上的褶子都是藏不住情绪的,现在就是很明显的不乐意。
孙阿婆眼睛滴溜溜转一圈,很快就想到法子。
“你听我说,还记得几年前那件事吗?”
“哪件?”孟家祖母被她问的稀里糊涂。
“就那件,你家迎儿,跟我家耀祖……”孙阿婆故意不说,似乎是为人考虑,保留情面。
“哟,你可别提了,还不是怪她娘,上梁不正下梁歪!狐媚子生小狐狸精,年纪这么小就知道勾搭男子,说出来我都害臊!”孟家祖母唾沫横飞。
“那就更得赶快给她定了亲才好呀,当年的丑事闹得沸沸扬扬,那明先生的学堂里多少孩子呀,回家肯定都跟自家大人说的,一传十十传百,怕是这几个村子都知道这腌臜事!我呀,就是想着,这附近村里都知道,肯定不会传到镇子里呀,离得那样远。所以我一听到魏员外的公子要娶亲就想到迎儿了!”孙阿婆将脸贴近,故作神秘的说:
“这样好的姻缘,别人求我我都不愿意给牵线,也就是你们老孟家,跟我们孙家世代交好,我才第一时间想到你。迎儿这姑娘,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勤快,能干,长得也水灵,就是可惜了,才十几岁就闹出那样的丑事。我这个做长辈的,看着心疼呀,真心疼。”孙阿婆捂着胸口,似乎想止住内心深处的惋惜。
“谁说不是呢,我这个祖母也看不下去。”孟家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