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蓝色狂想> 当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当归(2 / 3)

杂着三两簇枯黄的叶尖,大约是前些日子霜冻返寒,没捱得住风吹。

姜韫宜双臂环胸,恹恹地耷拉着眼皮,打了个哈欠。

昏昏欲睡时,耳边渐渐传来人声,车窗外嘈杂喧闹,合着车内不知何时打开的广播振入耳骨:“下面插播一则消息:十六号凌晨,科苏山境内发生泥石流,两人当场遇难,四人失踪......”

“姑娘,就给你送到这儿了撒。”大叔把车停在路边,从后备箱里拎出姜韫宜的行李箱。

姜韫宜揣着手站在路边,和煦暖风扑面而来,驱散了长途跋涉的一点倦意。

播音腔顺着车窗缝隙飘出来:“据悉,失踪人口主要为当地美院学生,其中包括受邀带队的知名青年画家......”

大叔听见被困进山里的都是学生,禁不住哎呦咂舌:“好端端的怎么就摊上这种事哦,噶嘛年轻滴伢儿。”

“年轻人在外多当心撒。”大叔上下打量过姜韫宜,向她点点头,回到车内。

姜韫宜愣了愣:“谢谢师傅。”

大叔腼腆地摸摸后脑,摆摆手说不妨事。

车开走后,姜韫宜推着箱子轧过斑马线,慢吞吞走到路对面。

她循着记忆中的地址沿途摸索,找到十一号时,缓缓停下脚步,仰面望向上方的店名牌匾,眼前稍显陌生的门头仿佛与过去熟悉的小院被时光分割成毫不相干的两半。

云桥镇的房子高度有限,大多是两层小楼,至桂安巷一带尤为明显。

当地人习惯将一层空间腾出来做铺面,二层私人居住,方便省事。早年家家户户都会在楼房前面的空地上搭起草棚,围出一方狭小院落,夏夜观星,冬昼沐阳。

条件稍好一些的人家还会花钱请瓦匠上门砌砖墙,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院子不容易塌。十一号也不例外,那时院墙外侧爬满葡萄藤,缠绕蜿蜒的藤蔓间支起几个木架,新鲜出水的染布迎风飞扬。

这些布绸大多蓝白相间,花色繁复,像青花瓷瓶身的图案,拓印在柔软的布料上,淌进水中,散入风里,瞬间具有了流动的形态,似乎任何坚硬锋利轮廓分明的东西都能在江南的晚风间化作柔软线条。

靛蓝与纯白,两种极为朴实的色调,却糅出静谧如同浩瀚星空的视觉效果。

可惜的是,去岁云桥镇旧屋改造,拆除了大多数的前院,以至姜韫宜风尘仆仆回到故里,却陡然生出一种近乡情怯的迷惘,似乎并不敢唐突地把面前这栋两层高的小楼认作幼年居住过的布坊。

苍郁矮树逐渐被三两层高的阁楼掩去,飞鸟从视线里淡出的一刹,她循着风吹来的方向半眯起眼睛,直到身后经过的自行车叮铃摇了几下铃铛,姜韫宜才回过神,摸出口袋里的钥匙,打开店门。

沉积了几个月的灰尘被室外窜入的气流卷起,浮在半空中,淡金色的阳光穿过四面雕花玻璃照射进来,经由悬浮的尘埃勾勒出光影轮廓。

服务台一侧的墙壁上挂满蓝印花布成品,花色繁复,样式精美。大堂内设置成仿古私塾布局,四方矮几横列,用以游客体验描稿刮浆等印染步骤。矮几右侧放置竹筐,内陈绢布、裁纸刀、画笔纸张之类的用具,由于数月不曾有人使用,已然落了一层厚厚的灰。

一层余下贴近西侧的位置单独辟出一块地方,与接待台相对,曾经是外婆的工作室,专供花版布样定制。

姜韫宜捂着鼻子穿过灰蒙蒙的桌椅,走上二楼,站在门边探身朝里张望。

家具床品都用白布披盖住,积灰程度应该比楼下轻一些,她打了个喷嚏,给家政拨了电话。双方约定好时间后,姜韫宜转身下楼,重新回到布坊正门,老老实实坐在行李箱上,等着清洁公司上门。

没过多久,一辆清洁车徐徐停在门前。

姜韫宜领着负责人前前后后转过几圈,确定下工作量,自觉呆在屋子里碍手碍脚,索性从箱子里拆出笔记本,挨着马路牙子坐了下来。

回南乡的行程匆匆忙忙,接手布坊后,她还没来得及匀出时间规划后续如何经营。原本不过是名下多出一间铺面的事,按照姜韫宜一贯的思路,只需要核定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再哐哐往里面砸钱就成。

不过,布坊意义特殊,且她答应过外婆会好好把铺子开下去,因此许多方面都要更细致些对待。

姜韫宜点开布坊之前的账本,盯着那一串江河日下的流水,额角抽了抽。

“没道理啊......”她环顾四周,只见沿街几家绣品店内人头攒动,生意红火,按照这个客流量推算布坊业务量,起码不至于入不敷出。

何况往前追溯几十年,云桥镇最早兴起、如今发展最成熟的实业便是纺织业,纺纱织布、刺绣印染放眼全南乡都是个中翘楚。蓝印花布更是声名远扬,尽管数年前会染蓝印花布的不只一家,但传至今日还能上手出样的,唯余十一号。外婆走后,十一号的担子就落在了姜韫宜肩头。

这几年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