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们,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作物庄园,大豆、黄麻、、漆树.大量的被栽种起来。
资本的扩张财富速度,引发了很多当地两班阶级的加入。
他们与大明商行的商人们结合一起开矿。
高丽有人参,陕西也有人参。
历史上陕西的人参,明初中期被挖掘完了,并灭绝了,而高丽的人参,则在明中后期被挖掘完,才有了后金垄断的人参贸易,连原本大明的体量需求都有这么大的威力,更不提如今的大明。
高丽的粮食价格不停的上涨。
控制了粮食的两班阶级与大明商行们,达成了共识,他们不往民间放一粒粮食,大量的农户破产,为了生活,开始贩卖自己的田地。
高丽地区,于永乐八年开始的大规模土地兼并,在永乐十年下半年进入了高峰。
高丽就像个财宝盆。
无数的大明商人们加入其中,连大明工局和各组织都眼馋不过,伸出了手,大肆在高丽储备田地,合记商行在高丽都控制了二十几万亩的田地。
是田地不是荒地。
粮票可以购买大明的商品,粮票的价格稳定,无论是高丽的两班还是百姓,都把大明粮票当做宝贝。
大明的商人们,仿佛要买下高丽的所有田地。
如果正常的价格,会让当下的高丽急速的富裕起来,可如今不正常,因为民间缺少粮食的情形,导致田亩的价格仿佛白菜价。
原先一斗粮食就能买到一亩上好的农田,如今更夸张,只需要一升。
仿佛历史上的明末时期。
后金的控制下,辽东百姓们一两银子才能买到一升粮食。所以人口恢复到四百万的辽东汉人,到了后金进关的时候,只剩下了几十万。
高丽北王的内附,并没有让当地获得大明的文明。
失控的秩序下,地方的生产坍塌式的塌陷,整个经济完全败坏,百姓们回到了以物易物的环境中,大量的人口饿死。
无数的流民往汉城跑,往更南方的高丽跑。
如此巨量的流民,对高丽中部和南部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让高丽国王和高丽南王疲于应对。
明末陕西地区的流民起义,并不是短期内出现的。
早在万历末期,因为土地兼并和天灾的原因,陕西北部地区已经有了大量的流民,并且不少的御史把地方的灾情上报给朝廷。
可经济破产的大明并无力解决。
经过十几年的发酵,上期失去约束的流民们,开始脱变为流寇,从抢劫大户并不伤大户性命,逐渐变为破坏一切。
所以当下的高丽,虽然有大量的流民,可是因为人心的畏惧,他们并不敢造反,还需要时间的沉淀,也为他们带来更大的痛苦。
同时。
大量的商行以管饭的口号,招募了无数的廉价劳动力。
他们从早到晚的干活,睁开眼的
干活和等死。
高丽百姓眼中的世界变得单调起来。
资本的最大化的呈现,让高丽北部地区的商品急速发达起来,比起当年的金州有过之而无不及,只用了三年的时间,甚至被商人们笑称,这里是大明的明珠。
极致的繁华,和极致的贫穷,出现在了一副画面上。
“时代的眼泪。”
从京城游历到高丽的画匠画了下来。
画中。
一名正乞讨的孩童,被道路上疾驰的,由宝石点缀的马车撞伤了腿,马车上的贵妇,透过车窗怜悯的留下眼泪,施舍给孩童一角钱,孩童努力的垫着伤腿,露出幸福的微笑,正要伸手向高处的车窗,接过那一角钱。
高丽的稳定下。
大明永乐十一年开春,轰轰烈烈的西部铁道和南洋铁道正式开工,大明铁道正式工人数量达到了两百万。
这一年。
大明工局普通工人的工钱,提升到了一元八角。
大明皇帝归来。
普天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