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流淌而变化,我爷爷刚建成三间大瓦房时很多人羡慕、嫉妒,甚至有些人还故意找茬。
当时大家都是集体劳动,那段时间给我爷爷安排的都是脏活、累活,总之都是故意刁难人的活。
我爷爷每次都笑着把活给干了,不但干了还干的很好,让这些人没话说。
可是过了半年后情况又有了变化,很多人都说我爷爷讲究、够义气,很多人又开始围着我爷爷转。
为何呢?因为我爷爷平日间对很多人多有照顾,比如谁家出了事需要点钱了,比如谁家缺点什么少点什么了,我爷爷都会帮助。
一来二去,我爷爷又从过街老鼠转变成了大家的主心骨,此时也没人再提我爷爷的不好。
相反,还有人会偷偷的告诉我爷爷谁谁谁说他坏话了,谁谁谁以前对他怎么使坏了等等。
人真是这世界上最善变的动物,说正的是他,说反的还是他,说对的是他,说错的也是他。
这一年我奶奶生了个大胖小子,就是我父亲,我爷爷自然高兴,每天都乐呵呵的。
于桓臻老爷子也跟着高兴,其实这么长时间下来,他早就把我爷爷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就叫李海明吧,海上生明月,旭日东升后会阳光普照大地”于桓臻老爷子摸着胡子一脸慈祥的说道。
于桓臻老爷子每天都会来看望,从我父亲会爬到会走,老爷子倒是也体验到了儿孙膝下承欢的快乐。
可是好景并不长,于桓臻老爷子便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至暗时刻。
那一年国家提倡“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各地随即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各种运动。
这个县受牵连的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了于桓臻老爷子。
为何还能牵连于桓臻老爷子呢?他可是个老中医,一辈子行医救治了那么多人,怎么还把他算在内呢?
说起来有些可笑,那就是当时人们认为于桓臻老爷子不仅是中医,还是个半仙儿,从事过封建迷信活动。
这话说的倒是不错,于桓臻老爷子也确实从事过这类事,也说过神神鬼鬼的话,可那些跟封建迷信完全没什么关系。
但凡中医都懂周易,一个好中医一定是个易经高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为何呢?因为易经是百经之首,尤其是对中医有着很大的作用。
比如中医中的阴虚阳虚,若是不懂阴阳的话可行吗?阴阳学说又出自哪里?
比如心属火,肾属水,肾水可以灭心火,这些五行生克若是不懂的话还能干的了中医?
一个人生病基本上就是两种,一种是形体上的,比如发烧、感冒、胃疼、牙疼、脑袋疼、屁股疼……
这些病统称为实病,就是身体某个部位或者某个器官病变,这种治疗方法就是吃药、打针等。
还有一种病是精神上的,比如抑郁症、狂躁症、吓着了、悲伤了……
这些病统称为虚病,历代中医将这些归类为情志病,祝由科就是专门治疗情志病的。
祝由科怎么治疗情志病呢?有些和心理医生差不多,采用“话聊”的方法,但是有些也要画符、请神等等。
于桓臻老爷子行医这么多年怎么会遇不到情志病?他自然也用到了祝由科里面画符、请神等方法。
实际上祝由科早就失传了,于桓臻老爷子怎么可能会画符或者能请神呢?他无非是借鬼神之名治疗患者的情志病罢了!
比如一个斗大字不识的人,他得了情志病的话,专业的心理医生能治疗好他吗?
绝无可能,因为他俩认知不同,心理医生的话根本说不到他的心里,这样自然也没法给他治病。
但是他这个病天桥上摆摊算卦的却能治,一顿忽悠就能把人忽悠的心里舒服,病自然就好了。
其实情志病每个人都有,无非是严重与否罢了,每个人的见识、眼界不同,治疗方法当然也不同。
假如信佛的人得了情志病,最厉害的心理医生也不如庙里的和尚有用,信神的人得了情志病,佛治不了可是托言到主的身上却能治好。
于桓臻老爷子面对的都是土老百姓,所以面对病人得了情志病经常会用一些“术”。
比如一个人刚失去了亲人从而郁郁寡欢,茶饭不思。这就是典型的情志病,于桓臻老爷子会开坛做法。
于桓臻老爷子会请死去的亲人上身,然后告诫这个病人要一切向前看,要吃好喝好,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死人会在地下不安。
病人一听这话,他还敢茶饭不思吗?不为了自己也要为了死去的亲人啊!
病人能吃能喝,过了一段时间自然也就好了,这情志病也算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