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辰时,宜上梁,大吉大利。
一大早,王桃花三姐弟就穿戴一新,在张大娘等人的簇拥下来到了新宅子前。
这上梁历来是起宅子最最紧要的事,过去农村有句俗语:“房顶有梁,家中有粮。房顶无梁,六畜不旺”。
吴长水更是煞有介事地说要是梁没上好,主家会倒霉一辈子得。还说之前宋家村有家人起宅子不敬梁,最后半夜梁掉下来把人给砸死了。
王桃花暗暗嘀咕:“确定不是梁没搭好吗!?”
可看大家一脸严肃庄重,想起自己穿越的遭遇,也不由得认真了起来。
王桃花家的新宅子可是村里最好的宅子,所以外头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
就见吴长水带着二十来个汉子已经等在那里了,腰间都束了一条红带子,说是可以避邪破煞。
新宅子两侧梁架已搭好,就差最中间一根主梁空着。那主梁足有桶粗,中央以红丝线绑着,两末端用红纸圈起来,早在三日前就被架在椅子上。说是有梁神入内,所以不能沾尘土,更不许生人触碰。
面前的长桌上点着一对红烛,摆了一个墨斗和一把曲尺。接着便是鱼、鹅、豆、蛋、盐五色吃食和几样茶点果子,都用木制的红漆盘盛着。
吴长水净手后,点了三炷香。让王少安站在中间,姐妹俩分站两侧,然后给每人分了一根香。
“少安,叔要开始祈请诸神了,你们记得我每请一神拜上一拜。”
三姐弟就竖起了耳朵。
接着吴长水清了清嗓子,大喊一声:“一敬三界天神。”
姐弟三人拜。
“二敬五方土地。”
姐弟三人又一拜。
“三敬鲁班先师与梁神。”
姐弟三人再一拜。
然后王少安打头,三人依次把香插在炉中。
吴长水又往地上倒了三杯水酒,然后就拿起一只沾了朱砂墨的毛笔给少安:“少安,你去主梁的两头点一下。”
这个叫“点梁眼”,据说只能由男子点。
王桃花撇撇嘴:“哎,咋哪哪都是重男轻女。”
不料一旁的张大娘满脸慌张地扯了扯她的袖子,小声地提醒道:“丫头,别乱说。梁神安了宅子,咱们说的话都能听到的。”
王桃花只能回过神,认认真真地听着吴长水安排。
点梁之后,吴长水让两位生肖属龙与虎的人,按左青龙、右白虎站在梁木两侧,给木头绑上了绳子,然后微微地抬了抬梁木。听说这么做,梁就坐得稳当了!
随着一声鞭炮声响,吴长水大喊一声:“上梁,大吉大利咯!””
就见站在屋顶的众人就慢慢地拽拉绳子,就见梁木晃晃悠悠地升了上去。
上梁
一旁的王孟山开始念上梁文疏了:“良时吉日宅兴旺,万贯财宝进家堂。良时上梁人丁旺,儿孙富贵大吉昌。左有青龙送财宝,右有白虎进田庄。禄到厝前人富贵,马到厝后旺儿孙。一进人丁千万口,二进寿命好延长,三进主家发大财,四进主家乡福禄,五进主家万年兴。进乎!进乎!大进大富大贵。”
一段话念完,那正梁堪堪放平稳了。
上头就有人在梁上披一条红布,寓意着:“头顶鸿运!”中间则挂上装有红枣、花生、米、麦、柏树枝等物的红布袋,寓意“福、禄、寿、喜,万古长青”。
接着就是上梁仪式里最热闹的环节——“抛梁”了,意为“财源滚滚来”。
这下梁下所有人都跃跃欲试,这不仅能沾福气,还能抢到许多吃食呢。等大家伙知道王桃花抛梁里头有百来文银钱,更是激动不已了。
原来昨晚王桃花就把要抛梁的东西准备好了,足足有一箩筐,里头有白面馒头,包子,粽子,花生,红枣,炸果子,还有足足百来文铜钱。
吴长水几人看了直咋舌。
“丫头你这抛梁除去那年夏员外家,十里八乡就数你最大方了。”
王桃花笑道:“这建宅子也不天天建,咱们就图个吉利。张大娘不是说越热闹越有福气吗!”
“哎哟,今日老婆子说了一箩筐话,你们几个也没听几句进去,瞧瞧,这话你倒听进去了。好好好,老婆子给你添点福气。”
说着也摸出六枚铜板放进筐里。
接着罗桂花,王孟山几人也都添了些,这么一来里头的铜板就更盛了。
开始抛梁了!
左边梁架上坐着的是吴木,右边则是阿水,他们身旁各放了一个篓子。
两人熟稔地唱和道:“抛梁抛到东,东方日出满堂红;抛梁抛到西,麒麟送子挂双喜;抛梁抛到南,子孙代代做状元;抛梁抛到北,囤囤白米年年满”。
这话说完,各种吃食和铜板像雨点一般被抛洒了下来,人群里无论大人小孩都开始闹哄哄地捡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