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王桃花要进新宅的事就传遍了沟子村。
那新宅子,村民们也去院门口看过,啧啧,太漂亮,太敞亮,太结实了。大家都认为这是十里八乡庄户人家数一数二的宅子,那是眼红得不行。
众人还在对宅子津津乐道时,又有一个重磅消息传来,王桃花要宴请全村人吃席。
没隔两天,大家就看到一笼笼的鸡,几大缸鱼,几大筐的鸡蛋送去了新宅子旁边的小作坊里,最后又送来了三头猪,一只羊。
这下所有人都激动起来了。
这摆全村席,沟子村好多年没办过了,毕竟村里男女老少加起来有二百多号人呢!
这丫头可真是大气呀!
现在王桃花的名声在十里八乡是九月的柿子红透了。
五月初十,天刚蒙蒙亮,王桃花姐弟三人就洗漱好了,穿戴一新,等着张大娘来。
王少安昨日就被王桃花接回来了,现在正跟小灰灰玩得欢快。
“桃花,桃花,快拿三副碗筷放在这桶里,还有昨日咱们装好的东西也放进来,待会进门可要拎着。”
就见张大娘也换上了一件颜色鲜艳的衣裳,头上还插着香柏枝,手里拎着个贴了红纸的木桶。
王桃花很是听话地拿来碗筷放在桶里。
其实在她印象里,进新房子不是要辞旧迎新,全都用新的吗?
可张大娘昨夜来说,搬家不能丢了老饭碗,福气有余才能连新福。所以桶里除了旧碗筷外,还打包了一点老房屋的米、面、油去新家,剩下的后头陆续搬进去就好了。
“姐,等等,还有小灰的碗。”
王少安把小灰灰的碗也放进去了。
小灰灰见王少安拿走了它的饭碗,急得“呜呜”地叫着,又绕着王少安的腿直打转。
王少安就捏着它的耳朵,温柔地说道:“小灰,咱们要搬新宅子了,难不成你一个人留在这里吗?我跟你说那边可给你建了一个很漂亮的屋子呢!?”
小灰灰歪着脑袋呜呜了两声,圆溜溜的眼睛转啊转,接着就撒欢地在院子里跑。
“姐,你瞧,小灰肯定是听懂我的话了。”
张大娘笑道:“瞧瞧,你们几个机灵,这养出来的狗可不都机灵了。”
接着张大娘在家门口洒了一些米,意思是老宅里的不顺心就不要跟着走了。
等几人来到新宅子,就发现吴长水,罗桂花等人已经等在了院门口了,手里拿着些东西。
罗桂花把东西递了过来:“少安你拿着这串钱,冬儿你抱着这匹布,桃花刚好拎了福桶,好好好,都齐全了,吴大哥开始吧!”
就见吴长水点燃一串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吴长水与三人认真嘱咐道:“少安,你先进宅子,然后是冬儿,最后是桃花,手里的东西可得拿住了,记得左脚先踩进门。”
几人刚动身,吴长水就大唱一声:“一踩金,二踩银,三踩福气进了门。”
其余人这才跟进了宅子里头。
只见院子里的桂花树下放了一张桌子,上头放了一刀鲜猪肉、一碟子炸果子、一碟子花生、三杯白酒、五块红萝卜、五对蜡烛以及二十一支香。
张大娘把香全点了起来,分给三人后,让他们朝院子里的四个方位拜了拜。
吴长水唱道:“拜四角,请土地,平安顺心响铃铛。”
拜完,张大娘接过姐弟几个人的香分别插去了四个角落。
“桃花,你们进屋拜一下祖先,咱们就去燎锅底了。”
这边姐弟三人刚进堂屋大门,吴长水唱道:“天门开、地门开、财丁双进,基星贵人,一齐入门来。”
等燎完锅底,各种拜啊,跪啊,总算结束了,姐弟三人坐在椅子上长长地舒了口气。
罗桂花捂着嘴笑道:“哎哟哟,瞅你们三个这副样子,咋还嫌得慌呢!?这多大的福气呀!!要是婶子能有座这样的宅子,让我在这宅子里拜上三天三夜也是愿意的!”
她倒是说的实在,这青砖瓦房大院子在这十里八乡多难得,多少人一辈子都不见得能起上一座,这进宅子可不得好好讲究下。哪像茅草屋子搭好后,拎上包袱住进去就行了。
临近午时,村里人陆陆续续地前来祝贺,姐妹三人又得赶紧出去招待。
隔壁的小作坊里已经摆下了十来桌席面,院子外也摆下了七八桌,古婶子和十来个帮忙的婶子早就开始做着菜了。
一股股浓浓的肉香弥漫开来,众人使劲地吸着鼻子,猜着今日的好菜肴。
院里院外的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王有泉还是负责记礼簿,虎子、栓子几个负责收礼,并把礼物送去库房,张大娘、罗桂几个在里头招待客人,吴长水、大烈几个则在门外迎接客人。
这时候,反观王家三姐弟却是最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