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8章 秋社(1 / 2)

等一行人回去吃午饭时,把隔壁田里的张栓夫妇俩也给叫上了。至于张大爷因为上次的事感觉有点没脸,王桃花叫了两遍他也不去,也就随他了。

一进院子,刘冬儿和杜月娘已经做好了一桌的好饭。

就见桌子中间摆了一大盆油光四溢的红烧肉,一碗红烧鱼,还有一碟子炒嫩南瓜,一碟子酸笋子炒肉沫,果然还有一碗蒸得嫩嫩的鸡蛋羹。

我妈蒸的嫩嫩的鸡蛋羹

王豆香眼睛一亮:“哎呀,桃花,还真有鸡蛋!”

“我就说有吧!!杜婶蒸得鸡蛋羹老嫩,老香了,咱们多吃点,下午还要割稻子呢!”

这边杜月娘又端来一大盆丝瓜肉汤。

“来来来,大家上午累坏了吧,快,先喝碗丝瓜汤润润喉咙。”

王桃花打了一碗汤,才喝了一口就不禁点头:“杜婶,这丝瓜汤很是鲜甜。”

莫小兰抓着杜月娘,很是激动地说着:“娘,娘,那个我学会割稻子了,割得可快可好了!”

杜月娘笑道:“难为你这莽撞的性子还能做这精细的活计呀,我都怕你割到手呢。”

莫小兰得意地晃了晃手:“瞧瞧,我才不会呢!”

众人纷纷夸赞了几句,便边聊边吃起了午饭。

“叔,这稻子今天能割完吗?”

王有盛略微想了想:“咱们人多加把劲,应该没问题。”

说着又看向张栓:“栓子,等叔这边好了,我们就去帮你。”

张栓忙摆手:“不用不用,我这边明天应该能割好!”

“哎,就这么说好了,早点割完,咱们去晒个好地方。”

王桃花突然想到个事。

“叔,这几亩地能收多少粮食呀?”

说到这王有盛笑了起来:“咱们今年灌水灌得及时,这稻子长得比往年都好些,应该每亩能有三石粮。”

王桃花心里也是欢喜的,这农人辛苦一年可不就盼着丰收吗?虽然自己现在不差这点粮食,不过仓库里满满当当,这过日子才安心。

等到太阳落山,这四亩地的稻子终于割完了。王有盛和王强用牛车拉去了晒谷坪,今晚还得留下来守稻子。

而王桃花干了一天,就有些受不了了,这晚上回去,腰酸背痛,连拿筷子的力气都没了,看来这具身子的底子还是太弱了。

“不行了,不行了,明天去不了了。”

王桃花在床上摊成一个“大”字,再看莫小兰还跟只猴子似的蹿上蹿下,一点事都没有的样子,不由得十分羡慕!

不愧是练武之人。

等几亩地的稻子收完了,王有盛一干人还帮王桃花把两亩地的豆子给收了,王桃花颇为感激。

接下来的几天,太阳照常十分火辣,等稻子,豆子晒了五六天后,就可以收仓了。

按照当初与张王两家的约定,王桃花库里收进了七八石粮食,足够她们几人吃上大半年了。

至于曹家庄的五成粮食,差不多有三百多石粮食。

王桃花已经让人送了消息过去,全部卖掉。她是县主,不需缴纳田税。就这些粮食也换来了二百两银子。

家家户户正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又迎来了秋社。

这古人认为土生万物,所以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按照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陆游有诗云:“雨余残日照庭槐,社鼓咚咚赛庙回。又见神盘分肉至,不堪沙雁带寒来。书固忌作闲终日,酒为治聋醉一杯。记取镜湖无限景,苹花零落蓼花开”,写的就是秋社。

这节日在沟子村乃至大梁都颇为重要,皇帝会亲自带领百官进行土地祭祀,毕竟民以食为天,这个是关系到国家根基的稳定。

王孟山在粮食入仓后,已经敲响了村口的大钟,说了秋社祭祀的日子,于是家家户户也张罗了起来。

这日一大早,村头的土地庙就收拾一新。里头已经摆上了一张红漆桌子,上头摆上茶果,鲜花,小三牲,也点上了蜡烛和细香。

外头还烧着一口大铁锅,里头“咕嘟咕嘟”地煮着大块的猪肉,散发着浓浓的香气。

王孟山念着祝文,下首两百余人全部跪在地下。

“伏惟吾神,执掌一方水土,滋生万物。承蒙神恩,沟子村得以丰饶。今日献上香火,虔诚祈求,望吾神保佑一方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待祝文念完,在土地神像燃尽,众人三拜,这礼就成了。

接着王孟山指挥几个男人把锅里的肉切成一条一条,然后给每户分了,这叫分社肉。

这社肉又称福肉,据说吃了就能得到土地神的福泽。所以村民拿回去煮了,会一家人分吃了。

王桃花就拎着一条斤把的肉和莫小兰几人回去了。

“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