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瑜在前世整理对联的时候,对于这种运用自对的对联是下了很多功夫的。
具体来说,自对又分许多种情况。一种是词语的自对,一种是短句的自对。
词语的自对,既有“天地”、“深浅”的反义自对,也有“英雄”、“楼台”的同义或近义自对。
举个例子,“我辈复登临;大江流日夜。”
看上去这副对联有问题,因为登临与日夜的词性不同,好像没法对仗。
但事实上,登临这个词语本身就形成了对仗。因为“登”和“临”的意思相近。
同样的,日夜这个词语本身也形成了自对。只不过,“日”和“夜”的意思不是相近而是相反。
所以,根本就不用管登临和日夜的对仗问题了。
而短句的自对,多数是结构自对,也就是两个短句之间包含着相同的字眼,通过相同的字保持结构上的稳定和谐。
简单来理解,就是排比句。
比如,近朱者赤与近墨者黑,两个短句都是“近……者”的结构,在结构上是一致的。
同理,同声相应与同气相求也是结构对仗。
再比如,“柳外东风花外雨;窗前流水枕前书。”
这是刚刚赵瑜与顾英所对的对联。
顾英之所以哑口无言,一来集句联本身可以放宽要求,因为集句本身就是带着脚铐跳舞,所以略微出格都是符合规则的。
二来这副对联也运用了自对规则。
柳外东风与花外雨虽然在字数是不同的,但是两者在结构上是一致的,都是“什么外的什么”的结构,所以两者形成了结构对仗。
同理,窗前流水与枕前书也形成了结构自对。
当然,对仗的基本要求是字数一致,类似于律诗的拗救,柳外东风与花外雨的字数差异,通过相应部分的“窗前流水与枕前书”来达到平衡。
之所以对联会有自对的规则,是因为对联的来源不仅仅是律诗联句,也来自于骈文、散文、八股文、史书、俗语等各方面的内容。
当然,这种自对手法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而懂得自对的人也不会把自对规则轻易告诉别人。
毕竟,在这个对联为王的世界里,谁要是多懂一点对联,谁就能够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刚刚顾英明明听到众人为她说话,却故意装聋作哑,就是因为害怕泄漏了自对规则。
她甚至还有一种侥幸心理,希望赵瑜不懂自对规则而只是会背诗,这样的话,接下来夫君宋思轩与赵瑜的较量就更有把握了。
只可惜,顾英的小心思落了空,宋思轩也飞快输掉了第一局。
决斗是三场两胜制,也就是说,宋思轩接下来的上联将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一旦宋思轩的上联被赵瑜对出来,那么宋思轩的修为将立刻被赵瑜剥夺。
饶是宋思轩自视甚高,目空一切,此时也不得不迟疑犹豫,不敢再轻易道出上联了。
要知宋思轩之所以一上来就和赵瑜决斗,就是要毁掉赵瑜的修为,让赵瑜吃不了兜着走,像只死狗一样滚出集雅轩。
在宋思轩想来,虽然六姨太和八姨太失败了,但他的才华远胜于两位侍妾,他有足够的把握战胜赵瑜,为心爱的侍妾挽回颜面。
而且他所准备的上联“点点杨花入砚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确实有水平,就是状元郎也未必能够在一炷香中对出来。
谁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赵瑜就像个深不可测的魔渊,让如此精彩的上联都化为泡影。
宋思轩忍不住用手撩拨头上竖冠的带子,心中估量着几个上联的分量,忖度着这些上联能否难住赵瑜。
在檀香的烟雾缭绕里,本来潇洒出神的风度,变得有些粗苯不堪。
与高手气质不符合的迟滞、怀疑、紧张、担忧,犹如地泉喷涌,在宋思轩身上不住冒将出来。
八位花枝招展的姨太太,这时也放不出光芒了,想要开口又怕打扰宋思轩思路,想着沉默心中又瘆得慌。
宋思轩失去了自信,连带着她们也失去了豪横。
尤其柳如眉与顾英是亲自领教过赵瑜的,见赵瑜依旧是那副若有若无的嘲弄神色,心中不由得一阵低落。
顾英更是眉头紧锁,暗中叹息:“我劝夫君莫要逞一时之意气,来日方长,先弄清赵瑜底细再说。
可惜夫君不容我劝说,那几位没有眼力的臭女人还一直煽风点火,才导致现在的尴尬地步。
哎,夫君想要为我出气,夫君更无法容忍有人比他强,可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
赵瑜好整以暇,望着神情凝重的宋思轩,心中亦有一番感慨。
他前世读大学时,多次参加对联与诗词比赛,也见过不少名校大学生。
这些人家境殷实,一路风光,思维学识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