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牛肉?”赵掌柜咀嚼的动作放慢。
“嗯,运气好,那家的老黄牛累垮了,刚好凑上日子,我让李庄多买了些,明早上炒着吃。”赵月儿也嚼了一片,肉质不嫩但扎实,这牛有些年头,腌过也变不了小嫩牛。
“我说咋这肉吃起来那么香,原来是牛肉,居然比庄子以前猎回来的麂子肉还好吃。”杨香学着赵月儿用牛肉片包着薄荷,吃进嘴里那味道,绝了。
见她们把牛肉吹得高,虎子跟李大筷子立马飞舞起来,一时间风起云涌的,赵月儿趁着空隙捞了一大筷子给李庄碗里远离争夺,然后就端着碗迎锅而上,欢声笑语传出老远。
也得亏这儿位置偏,喷香的肉味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不然指不定有多麻烦呢。
李庄很快回来,把洋芋片放在桌子上,低头看到自己的碗里满满当当,愉悦的挑挑眉,也不抢,泰然自若坐下吃自己的。
虎子看不得李庄的惬意,阴阳怪气道:“庄哥这个吃软饭的小黑脸。”
赵月儿被逗笑,碗里牛肉也不少,索性坐下来笑,李庄扶着她的碗往里了些,才凉飕飕的看了虎子一眼:“你白?只配吃硬饭的单身汉。”
虎子:“……”
虎子娘:“说得好!我这光棍儿子可让我受了不少风凉话,臭小子,明年再不成亲老娘就让你庄哥削你。”
“娘,媳妇儿不是一天找的。”虎子求饶。
“那饭还不是一天吃得,光吃来个大个子,老娘觉得相当不合算,老娘要抱孙子孙女,软软香香,反正今天话就放这儿,怎么样,庄子?”虎子娘殷切看着李庄。
“大娘放心,我指定往死里揍。”李庄保证道。
虎子:“……”牛肉都不香了。
收拾好,过完节,糯米稻花鱼也提上日程。
糯米稻花鱼是贵州雷山的一大著名小吃,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小吃有播出过。
糯米稻花鱼的制作过程很有讲究,每一个步骤都要格外注意,这样做出来的糯米稻花鱼才够美味。
杨香和虎子娘把香糯米淘洗两次,清洗干净,然后加清水,入锅蒸15分钟。
接着两人把蒸熟的糯米在案板上摊开,散热降温,糯米凉至手摸不烫,赵月儿就往里加了适量酒曲酵母,拌匀。
洗干净手确保没有油渍,赵月儿才把糯米放入瓷罐中,加盖,放在阴凉通风,自然发酵。
瓷罐是赵老板提供的,他的饭庄里也有不少腌制品,为了味道正宗都是用的瓷罐,不是土罐可以媲美的。
一大早李庄几个就去了田里抓稻花鱼,大伯年纪大了,受不住早上带着寒意的田,也不愿意闲着,来回一车一车的把鱼拉回来。
但赵月儿发现捞鱼的速度远超处理鱼的速度,就把李庄叫了回来,田里留着虎子和李大。
这些日子伙食跟得上,三个大小伙子都壮实了许多,肌肉块块分明,干起活来也是嘎嘎给力,捞鱼杀鱼的效率高得很。
鲜活稻花鱼,清洗干净、沿鱼腹剖开、清除内脏。
然后放入蒸锅,小火慢蒸。
蒸熟的鲤鱼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
两天后,糯米发酵完成,长出白色绒毛,味道酸甜。
依当地口味,糯米中加入适量干辣椒面、盐、姜末、搅拌均匀。
用风干的鱼包裹搅拌好的辣椒糯米,用绳子绑好,放入坛子内发酵,三五日后即可食用,也可以蒸熟或油炸后直接食用.
这种由稻花养出来的鱼肉质紧致、肥美,经过简单的烹饪就能让人欲罢不能。
尝过味道,赵月儿瞬间信心膨胀,李庄埋头赶车离开,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个络腮胡大汉跟着他一起走进院子。
赵月儿大概也能猜到他去哪儿,所以做了四个人的饭菜,只要是怕男人饭量大不够吃会显得她家小家子气。
“弟妹。”大汉先喊的赵月儿,声音洪亮,冷不丁吓了赵月儿一跳。
她回过神来连忙笑着叫道,“张大哥。”
“弟妹这手艺,还没到家呢我就闻了一道的香味,庄子有福气啊。”张军拍了一下李庄肩膀,乐呵呵的。
“那得是有手艺才敢找你做买卖啊,饿了吧,快坐下,我沏壶茶过来。”赵月儿招呼着李庄让张军坐下,回到堂屋拿起茶壶沏了壶碧螺春,这可是她特意买来撑场面的。
今天她做的菜主打的就是麻辣重口,听李庄说张军常坐船湿气重,要吃些辣的出汗,长此以往口味格外的重。
张军看着面前红通通的几盘菜,胃口立马被提起来,见赵月儿过来了,忙问:“这都是些啥菜?”
“毛血旺,辣子鸡,糟辣子鱼,烧青椒拌豆豉,虎皮红椒,合你口味吧?”
“那可是太合了,我不客气了,待会儿口水都要把你家给淹了。”张军急吼吼拿起筷子,一筷子牛肚塞进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