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策略,皆是比商君变法要早很多年,而在那之后: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话是这么说,可惠王封子通为蜀侯,这位公子通又并不见有何战功!”
“秦封范雎为应侯,皆封公子市宛,公子悝邓,魏冉陶,为诸侯。这还应算上范雎、魏冉等人为我大秦所做的贡献,理应如此,但同一时期,大秦还册封了不少封君、彻侯等,比如武信君、荥阳君、范阳侯、南阳侯等,这些人的军功又在哪里呢?”
秦池一连串的询问,让扶苏脸色数次变化,竟然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而在场的公子们,皆是脸色复杂。
因为他们知道,秦池说的,一点没错!
这些人……手无寸功!却得以封君!
是最大的不公!
“这些人,手无寸功,却领封君、彻侯等爵位,正因为他们是勋贵、是宗室子弟,是当地豪族!”
“你难道真要让他们从公士、上造、簪袅、不更从头干起吗?!敢问各位公子,这现实吗?”
“大秦制度,数百年来,多有遗漏,它虽然在不断完善,却也留下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你比如‘客卿论盈以封任正卿’与‘真臣邦君致耐罪以上,令钱赎’,等律令,它真的公平吗?”
“从惠文王开始至今,二十多人就任丞相一职,其中就有半数甚至大半数,乃客卿出身!而我大秦上百次对外作战,又有多少次任命手无寸功的客卿作为主将呢?”
“公子,法无禁止皆可为,哪怕是秦律,也有多不公正之处!”
“这就是为什么,我与陛下希望能削弱氏族,断其世袭爵位之举措的原因!”
“既得利益者拼死维护的利益和特权,我与陛下,便要将其重新分割,均分于百姓!这有什么错?!”
“现在……你们懂了吗?”
“公子扶苏,你可明白陛下之心?理解陛下的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