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满殿沉默。
群臣皆是被祖龙的威严所镇压,就连在场的一些儒生,包括孔符、淳于越等人,皆是脸色微微变化。
李斯站在朝班里冷笑:“淳于越,陛下走的路,才是强国之路,我大秦先贤早已证明过无数遍,至于你口中让其效仿古制的那些人,怕称不上贤者……”
而李斯一旁,或是以李斯法身为主的法学家们,纷纷冷笑,对其不屑。
淳于越恼怒,目光恶狠狠的盯着李斯,咬牙切齿!
群臣也看出,今日朝会,乃是法家与儒家的交锋!
纷纷凝眸,心中肃穆!
在大秦朝堂之上,此前也出现过数次,儒与法的交锋,每次都是不欢而散!
更是从陛下重用李斯等法学家,而让儒生们退之朝堂边缘就能看出,陛下的立场,也是法!
淳于越对此,冷然面对:“陛下,儒乃当世显学!孔夫子有教无类,座下三千弟子,足以说明,礼仪、仁义,为百姓心神向往之所在!”
“大秦以战立国,站在血与骨之上,承载无数枯骨残骸,杀伐太重!天下万民,皆是对此退避、惧怕!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祖龙缓缓起身,双手背负:“数百年前,我大秦被魏国攻伐时,儒家在哪儿?我大秦国弱民穷时,儒家在哪儿?山东六国视我大秦为戎狄之邦,男不耕,女不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田地荒芜,野有遗孤时,儒家在哪儿?”
“这条路,我大秦先贤,列祖列宗,走了数百年!博士一言否称杀伐太重?氏族们拥有大量田产而不纳税,大秦仓廪空虚,府库无钱!”
“各大豪族强宗,武断乡曲,杀人灭门而不论罪,劫掠窃夺而无过时,儒家在哪儿?!”
“如今大秦威服四海,一统天下,尔等儒生,却又出来犬吠?!”
祖龙威仪不凡,帝冠巍峨如山!
一声声,一字字,铿锵有力!
以淳于越为首的儒生们,顿时语塞!
祖龙的质问,他们回答不起,也无从回答!
淳于越沉默片刻,脸色凝肃,他是当世大儒,对祖龙的质问,凝眉而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仁者爱人,君王爱民,天下安定!”
“孔夫子曰:尊卑有位,恪守本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遵守其礼!”
“在先贤心中,早已给出了大秦的路,男不耕,女不织,以德行规范!食不果腹,田地荒芜,以仁政治也!陛下,若在数百年前,诸侯心有大爱,遵循礼制,规范德行,还会有战争吗?”
“试问,我大秦还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吗?”
“所谓:政在得民。还望陛下明鉴!”
此话一出,大殿之中,群臣都是看向淳于越,就连朝班之中的扶苏,眉目深沉,脸色凝肃,也是一言不发。
此话有理,且是至理!
是儒学数百年来的精粹,是儒生们前仆后继提炼出来的思想!
可用来治国?
扶苏心中讶然。
他已陷入迷茫……
群臣皆是沉默,唯有龙台之上的祖龙哈哈大笑!
他双手背负,笑声回荡在大殿之中:“恰逢那时,诸侯争霸,中原战争不休,他们都是人!是人就有私欲!否则的话,上古禅让之制为何才几代就结束了?”
“儒家空谈而已!只不过是不懂人性罢了!”
“数百年前,我大秦倘若以仁义德行治国,靠天吃饭,那末路不过是被诸侯兼并,大秦早亡矣!”
“尔等儒生,空谈言论,什么孔夫子,一派天真,却不知这天下本质,乃是弱肉强食!”
淳于越再次语塞,瞠目结舌,不知如何回答!
群臣都是心中凛然。
儒家空谈,太天真了,想让人人有大爱,有德行与仁义。
可这天下,谁又能如此?
正如陛下所言,弱肉强食才是本质!
大秦若走儒家的路,早就亡了!
而与此同时,群臣皆是对祖龙十分震撼与敬佩。
陛下虽然不喜儒家言论,可并不能证明,陛下不看儒家典籍!
始皇帝海纳百川,一统天下,胸怀自然不是常人所能及,年轻时,就已通读百家之书,直到现在,还经常研习。
再不喜儒家,可却对儒家非常的了解!
连大儒淳于越,都辩驳不了陛下的话!
在场的儒生们,心中震动,沉重如山!
而另一些人,比如朝班之中那些氏族、豪强们,则是脸色阴鸷,目光凛然。
淳于越被驳斥,脸色涌现羞怒之色,心中涌现出儒生的骨气,高声道:“无论如何,陛下应停止兵戈,与民为善,休养生息!”
祖龙冷笑:“我大秦,忘战必危,想要国富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