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他试图引导话题了解荀子的真实意图。
然而荀子却并未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你认为自己过去的行为是对是错?”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李斯,似乎在等待一个满意的答案。
这个问题让李斯陷入了沉默。
他知道自己过去的行为,在荀子看来肯定是错误的,但他又无法否认那些行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他犹豫片刻后终于开口:“学生知道自己过去做错了很多事情,但请老师相信,学生一直在反思和悔改。”
他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悔意和决心。
然而荀子却并未因此而缓和态度,他冷笑一声说道:“反思?悔改?若是人人都如伱这般,在做错事之后说一句反思和悔改,便可了事,那天下岂不大乱?”
他的话语犀利而深刻直击李斯的内心深处。
此刻的李斯更加确定,师尊此次前来定是因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而生自己的气。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惶恐和无助,不知道该如何挽回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形象。
李斯的心中乱成一团,他知道自己的处境极为不妙。
荀子的态度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惶恐,他不敢想象如果自己失去了这位老师的支持和认可,那将意味着什么。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
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挽回荀子的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找到一个能够为他指点迷津的人。
李斯想到了一个人,秦池!
他曾经就帮助自己开导过他和老师的问题,或许这次也能为他指明一条明路。
想到这里,李斯不再犹豫,当即动身准备前往寻找秦池。
他匆匆辞别荀子,离开府邸,吩咐下人备马,前往廷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