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府的石板路上。
荀子和李斯一前一后地走在这条宁静的小道上,他们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
荀子走在前面,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蕴含着深邃的智慧。
李斯则紧跟在荀子的身后,他的目光始终注视着前方的背影,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当他们到达廷尉府时,秦池已经在大门口等候了。
毕竟,荀子虽然是一介儒生,但也是名家大师,不可怠慢。
他看见荀子走来,连忙上前行礼:“荀夫子大驾光临,秦某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荀子微微一笑,摆手道:“秦廷尉客气了,老夫不请自来,还望秦廷尉不要见怪。”
秦池侧身让路,请荀子进府。
他注意到李斯乖巧地跟在荀子的身后,没有荀子的吩咐,他连坐都不敢坐。
秦池心中不禁对荀子的威严和李斯的恭敬感到一丝惊讶。
三人来到书房落座后,秦池亲自为荀子沏了一壶茶。
茶香袅袅升起,弥漫在整个书房中。
荀子轻啜一口茶水,赞叹道:“好茶!好茶!”
秦池微微一笑:“夫子喜欢就好,这是今年新采的蜀茶,特意为老先生留的。”
“秦廷尉有心了。”荀子放下茶杯,看着秦池道,“我今日前来,是想见见你这位大名鼎鼎的廷尉卿!”
“夫子谬赞,有什么话就说,千万别客气。”秦池笑道。
于是,荀子与秦池于书房中相对而坐,论道谈玄,探究世间之理。
荀子心慕秦池之名久矣,今得亲聆其教,如沐春风,只觉心潮澎湃。
荀子首开其口,以儒家之经典为引:“夫道者,所以明人伦、理万物者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秦廷尉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