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武侠修真>大秦:我自曝穿越者,你赵高慌啥> 第134章 秦夫子在上,受我一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章 秦夫子在上,受我一拜!(1 / 2)

此话一出,就连身后的李斯,也不由得凝重起来,望向秦池,他的目光认真,想要一字不落的听见。

整个书房里,也是安静了片刻……

何为儒家?

秦池起身,负手踱步,缓缓思考。

荀子、李斯都将目光看向他,一脸期待和好奇。

“不求外物之纷扰,而专注于内心之明澈。致良知、知行合一,为其核心理念。致良知者,即发掘内心之善良本性;知行合一者,则将所知所行融为一体,不留间隙!”

“这,便是我心中的儒家!”

蓦然间,秦池回头,缓缓开口。

荀子、李斯大受震动,骇然不已,瞳孔都在收缩!

荀子更是双手颤抖,满脸震惊与骇然!

这些话……这些话……竟有开天辟地之象!

荀子大惊,目光在地震:“敢问……敢问廷尉,此话何解?”

秦池道:“也就是内心之自觉与自律,通过反省自身、体悟天地万物之理,达到内心之平和与明澈。”

荀子都听的站了起来,他的目光深远!

荀子是何等的学识和积累,一听就知道秦池这些话代表着什么。

“那么……这对于治世安民又有何裨益?”

秦池笑笑:“虽重内心修养,然亦不忘社会之责任,世人当以天下为己任,秉持公正仁爱之心,通过自身之修为来影响社会风气、推动社会进步,事上磨练,鼓励士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历练身心。”

荀子震撼莫名。

他还是

与儒家对外的各种规范和劝导不同,此学,注重的是内心的修炼与养性!

竟能如此……竟能如此圆融内外,贯通知行!

实乃大瑰宝也!

这……便是你心中的儒家吗?!

此时此刻,荀子彻底对秦池心悦诚服,敬佩万千!

“廷尉此话,发人深省,受我一拜。”荀子骇然,站起身,竟然对着秦池行了一礼!

李斯站在后面,也跟着荀子行礼,他的心中同样骇然和震撼。

“实不相瞒,廷尉这些话,已有了些圣人气象!”李斯敬佩道。

秦池摆摆手,紧抿着唇。

他也是无奈,荀子问他心中儒家什么样子……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情急之下,只好拿王阳明的心学出来对付对付。

哪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效果。

荀子像个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再次落座后,迫不及待,目光精亮。

“可否再多说一些?”

荀子好奇万千,心头一片火热!

秦池这些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秦池无奈,只好负手而言:“内圣之学,其不依赖于外物,而专注于内心之修炼,致良知,即是追寻心中之天理,明辨是非,不为私欲所蔽,而知行合一,则要求所行皆出于所知,所知皆行于实际,使知与行相互印证,相互成就。”

荀子重重点头,恍然大悟:“如此说来,其所重者,在于发掘人心之本体,使其光明磊落,无有藏私?”

秦池闻言,颇为讶异,想不到荀子竟如此聪慧。

三言两语,便理解了心学之本质。

秦池无奈,只好搜刮记忆,将前世看过的心学篇章,统统说出!

“人心如明镜,本自清明,但因私欲所蔽,故而昏暗不明,心学所求者,即是拭去镜上之尘埃,使人心回复到本初之清明状态。”

荀子像是一块海绵,在疯狂的汲取秦池说出来的知识。

荀子想不到,自己已经苍老如此,半截身子埋入土!

却还能在晚年听见这样的隆隆之声!

真是发人深省,振聋发聩!!

他很震撼,震撼于秦池所说的这些话,为儒家几乎是指点出了一条新的路!!

荀子急忙问道:“此路有何法门?”

秦池陷入沉思:“首要在于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其次在于静坐、省察、克治,静坐以收放心,省察以去私欲,克治以复本体,如此循环往复,方能渐入佳境。”

荀子闻言,震撼万千,瞳孔地震,他双手惨白,浑身颤抖,须发摇曳!

“吾愿以此残年之力,潜心修炼,以期窥见此番圣言的门径!”

“秦夫子在上,受我一拜!”

荀子恭恭敬敬,竟对着秦池弯腰行起了大礼!

此刻,整个府邸都笼罩在了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气氛中。

秦池看着荀子那恭敬而激动的神情,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无语。

他没想到这位名震天下的儒家大师,竟然会对自己如此崇拜和看重。

他急忙扶起荀子,道:“荀夫子,你这是折煞我了,我只是转述后世之人的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