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匠师闻言,虽然心中仍有疑惑,但见秦池如此自信满满,也不禁生出几分好奇和期待。
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大人向来不按常理出牌,但每一次都能带来惊喜和突破。
或许这一次,他真的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
秦池见状,嘴角微扬,现出一抹深意的笑容,却并未即刻为众人释疑。
他从容不迫地从袖中取出一片薄如蝉翼的铁片,众人皆瞩目而视,不解其意。
秦池轻轻托着那片铁片,缓缓地将其置于水面之上。
众匠师见状,无不瞠目结舌,惊异之情溢于言表!
在他们惊愕的注视下,那片轻薄铁片竟然如落叶般轻盈地浮在水面之上,随波微微荡漾!
却并未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沉入水底!!
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心中疑云更重。
他们皆知金属沉重,入水则沉,然眼前所见却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铁片浮水,这在他们看来简直是咄咄怪事,难以置信。
秦池见众人面露惊异之色,心中却早已料到!
他深知,若要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必先颠覆旧有观念,引领众人走出认知的误区!
而眼前这一幕,正是他向众人展示科学原理、启迪思维的绝佳机会。
“这……这是何故?”一匠师忍不住问道。
秦池笑了笑,解释道:“此乃因为水之浮力大于铁片重力之故也。”
“诸位皆知,物体沉浮乃取决于其重力与所受浮力之大小。”
“若重力大于浮力,则物体下沉,反之则上浮,而水之浮力与物体排开之水之重量相等,是以,只需将船体造得足够大,排开之水足够多,便可使船浮于水面之上!”
秦池微笑着环视一周,见众匠师面露震撼之色,知他们已有所悟,便缓缓开口道:“诸位可知,物之理,浮沉有度?非物不能浮,乃是不知其理也。”
一匠师拱手而问:“大人所言,令小人茅塞顿开!然则铁船如何能保持浮力,而不至沉底?”
秦池答道:“问得好!关键在于船体之设计。”
“船体须中空,且底部略呈弧形,以排开更多之水!”
“同时,船体之上部须造得宽广,以增加浮力!”
“如此,则铁船亦能轻盈浮于水面之上。”
另一匠师感叹道:“秦大人真乃神人也!我等愚钝,今日方知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有此原理,铁甲战船何愁不成?”
秦池摇头笑道:“非我神人,而是科学之力也。”
“只要掌握科学原理,便能化腐朽为神奇!”
“诸位皆是技艺高超之匠师,只需稍稍转变观念,便可共襄盛举。”
众匠师闻言,纷纷表示赞同。
他们心中对秦池的敬仰之情更增几分!
秦池所言,虽寥寥数语,却如晨钟暮鼓,震撼着每一位匠师的心灵。
他们原本困惑不解的神情,在秦池的解释下逐渐变得明朗起来。
如梦初醒,似醍醐灌顶,众匠师纷纷点头称是,眼中流露出由衷的敬佩与震撼。
原来铁甲战船并非如先前所想的那般不可造之物。
只要掌握了其中的科学原理,巧妙运用浮力与重力的平衡,便可让沉重的金属在水面上自由航行。
这样的想法,在此之前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此刻在秦池的启迪下,却变得触手可及。
众匠师的心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铁甲战船在江河中破浪前行的壮丽景象!
对秦池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他们深知,这位年轻的大人不仅有着超凡的智慧,更有着敢于挑战常规的勇气与决心。
此刻的秦池,在众匠师眼中如同神明一般,他的每一句话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
旧楚之地,烽火连天,战鼓震天响!
项羽率众与蒙恬大军交锋于广袤原野之上,双方剑拔弩张,气势如虹!
然,战事不利,项羽麾下将士虽勇猛善战,却难挡蒙恬铁骑之凌厉攻势!
一时间,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楚军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蒙恬乃秦国名将,本就智勇双全,此时乘胜追击,丝毫不给项羽喘息之机!
项羽见大势已去,心中悲愤交加!
他亦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之理。
于是,他当机立断,率领残部千余人,狼狈而逃,欲寻一处藏身之地,以图东山再起!
众人逃至深山密林之中,山路崎岖险峻,林木茂密,遮天蔽日。
项羽等人披荆斩棘,艰难前行。
所幸深山之中人迹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