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武侠修真>大秦:我自曝穿越者,你赵高慌啥> 第177章 百越抗秦,祖龙震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7章 百越抗秦,祖龙震怒!(1 / 2)

百官惊愕之色溢于言表,议论声此起彼伏,喧嚣不已!

“亩产千斤?这怎么可能!”一位老臣捋着胡须,摇头晃脑,显然难以置信。

“是啊,此等产量闻所未闻,莫非是治粟内史夸大其词?”又有人附和道。

祖龙端坐于龙台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朝堂上的百官。

他见群臣议论纷纷,心中亦生好奇,于是沉声问道:“治粟内史,你所奏之事可属实?”

治粟内史躬身施礼道:“陛下明鉴,微臣所言句句属实!”

“今年土豆、红薯、玉米等农作物产量确实惊人,亩产千斤并非虚言!”

“此等高产作物若能广泛种植,必将极大缓解我大秦的粮食压力!”

他语气坚定,神态自若,显然对自己的奏报充满信心。

祖龙闻听治粟内史之言,龙颜大悦,不禁抚掌而笑,声震朝堂,百官为之侧目。

他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显然对这前所未有的丰收充满了期待与振奋。

朝班之中,李斯一向沉稳内敛,此刻也忍不住面露惊异之色。

“此等产量,果真如此,则大秦无忧矣!”

冯去疾、章邯等人亦是被治粟内史所言震惊得瞠目结舌。

他们将眉头紧锁,仿佛在努力消化这一惊人的消息。

须臾,章邯猛地一拍掌中长剑,高声赞道:“妙哉!秦池真乃神人也!有此等高产作物,何愁天下不定!”

百官之中,震惊、骇然、难以置信之情如涟漪般扩散开来!

他们或交头接耳,或窃窃私语,无不在议论着这前所未有的丰收奇迹!

朝堂之上,一时之间竟陷入了短暂的喧嚣与混乱之中!

祖龙见状,微微一笑,并不制止百官的议论。

他深知这一消息对于大秦的意义何等重大,也理解百官们此刻的激动与震撼。

待得朝堂上的喧嚣稍稍平息之后,他才缓缓开口道:

“众卿家,今日所闻乃是大秦之福祉、百姓之幸,朕心甚慰!”

“着令各地郡县,全力推广种植此等高产作物,不得有误!”

“同时!传旨嘉奖秦池与治粟内史,功绩卓著!”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山呼海啸般的“遵旨”之声!!

秦池、治粟内史急忙出列:“臣等谢过陛下!”

“陛下,此等产量之丰,实乃前所未有。”治粟内史继续道,“单是一季之收,便足以支撑大秦往年近乎两年之所需,诚为国家之福祉,百姓之幸事。”

“然而,此等高产尚未全面推广种植,若依廷尉所提之丈量土地等良策,将此等粮食广泛播撒于天下沃土之上,则每年之存储量必将更加丰厚,犹如积水成渊,不可限量也。”

祖龙闻言大笑,拍案而起道:“好!好!好!此乃天佑大秦,廷尉功不可没!”

他目光扫过百官接着道:“朕今方知,未来何愁粮食不足也!”

“廷尉丈量土地之良苦用心,实乃为了天下百姓谋福祉!百姓有粮食、有土地,安居乐业,自然不会生乱,此举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百官闻言,如春风拂过柳林,齐声应是,声震屋宇!

他们原本震惊、骇然的神情,此刻已化作无尽的敬佩与赞叹!

他们深知,这前所未有的高产,背后是廷尉卿的远见卓识和良苦用心。

有的老臣捋着胡须,点头微笑,眼中流露出对秦池的赞许之色。

他们心中暗道:“廷尉大人真乃国家之栋梁,百姓之福祉,有此人在朝,大秦何愁不兴?”

有的年轻官员则面露激动之色,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仕途的希望。

更有一些文臣,已经忍不住开始构思歌颂秦池功德的诗篇。

他们心中感慨万分,思绪如泉涌。

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声浪,直冲云霄!

正当朝堂之上百官热议时,忽有军报传至,如巨石投湖,激起千层浪!

军报如火,瞬息间烧至朝堂,气氛骤然紧张!

那报信驿卒风尘仆仆,单膝跪地,双手呈上密函,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启禀陛下,百越之地,近期异动频频,似有联合抗秦之势!”

“赵佗将军特遣快马星夜兼程,前来禀报!”

祖龙闻言,面色骤变,一股肃杀之气瞬间笼罩整个朝堂!

他猛地一拍龙案,怒喝道:“百越蛮夷,竟敢犯我疆土!当真是不知死活!”

朝堂之上,百官噤若寒蝉,无人敢出声!

有宦官将急报递上龙台,给祖龙阅览。

报中详述,百越之地,近来风云变幻,异动频频。

诸多部落似乎不再满足于各自为政,而是隐有联合之势,意图共同抵御大秦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