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价值观的层次感,更是微妙的。心灵之主,我不知多少次去用心专注地听用身不予余力碰撞的事,也在融会贯通,而有时也在郁而病疾。您说问题的出现,是人之自我心境压制不住,突出的尖刺,听得多了刺也多了,最后就是实在不舒服。那么我想把刺在墙上碰掉,好让痛和痒舒缓一些,是否更好了。虽然结果墙面上,坑坑洼洼,斑斑点点,眼前本是凝脂点漆的墙面,却于磕磕绊绊的眼前星星点点的驳乱着不堪着。
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物换星移,心灵之主,当时过境迁的滚动的年轮坦露着您的身躯,人心所思白往黑来,随着囫囵吞枣般的青春日朘月减,潜滋暗长,不同时空中,不同自我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未来的未知的总在变化多端的,疯狂滋长的。
我开始怀疑‘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有一点与世之态,恰到好处,也隐含着不思进取——佛系青年心之本意是清净寡欲,随心而取之自然法明;恬淡寡欲,省身克己;归整而清之仁之相,守心择之空明。细细说来,且看鉴空衡平之论。
一些学生能把扔粉笔砸人的玩闹习惯,把它们用来变成板画,一般粉笔用到最后,末尾未用完的笔头——白的、彩的余下还有很多,养成习惯,把它们收留起来,放一空盒,在做的它的作用的事上,它们都是个体的,使用不便了,弃如敝履?!被扔的一个个个体,但是在扔它之前,你若选择了让它们多做了一件事情,它们的个体共同完成了一张板画,相得益彰,别样出色的使命,那别人就不会在乎你扔了什么,因为扔的值得了,它也值得了。
当然如果粉笔也有表情的话,第一扔是愁眉苦脸,而第二扔是心满意足。它感觉到自体价值实现了。心灵之主,您能看清它在他们之间的缘由吗。它心甘情愿脱离了,它已然完成了被一些人获得而后使用,而后再被使用的过程,超脱出初始固有存在部分的内容。它的所有已经在你眼前了,和你一样站起来了。板上风景如画,只是一面,却和你的目光平行比自身无限大。
生活中常听到咸鱼思想,这是心灵之主您种植在人之意识深处的认知点吗。这一点于部分人心深处陆续习以为常,规模渐长。我曾也以一名“咸鱼”为荣。下学伊始,赋闲在家无所事事,茫然自失,懒散于身边细事,整天吃喝玩乐,散漫的心态,自得其乐。
高中三年勤洗衣服的习惯,也被消磨掉了,脏兮兮的衣物皆是随意往洗衣机里一丢,打开开关,机器停止,衣物一尘不染。吃食也是等着家人去做,空空如也的心态,乏味可陈的人生,偎慵堕懒,得过且过。无有所想,无有所做,墨守成规的方式,一成不变的生活着,单一、空洞的时光。没有苦涩的压抑,没有痛苦的表象,虚无的心无放置多重物在。人有种惰性思维,一直都有!
心灵之主,您能告诉我这些普遍的动物本性,是来自于你本体的“馈赠品”吗。但物质世界的实感,让心灵认知在越加空泛啊,不知不觉的偏轻一些存在。‘不辛勤的蜜蜂多得是庞然的时间面去悲哀’。当人心时常深陷于百无聊赖的境地,全力去追寻的也仅是细碎,极致孤独时,自言自语,不知所云,似乎无所其事也能让自身累到筋疲力竭。
如此种种,莫名其妙地做着不明所以的自我,看似废寝忘食的忙碌着,做着诸多事。如日方升的晨起,意犹未尽的夕落,充实且疲惫的一天。敦本务实,则是踏步不前,遥望往后人生路,惝恍迷离,只是没事找事的,做着多数不多重要的小事。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我的才能那一刻如天际浮云,无风时,慢慢聚成团,风来时,零零散散,稀稀拉拉。在我看来,日复一日,人生翻来覆去,仍在原地徘徊的心迹,阐幽明微的境地,难以企及。
心灵之主,每当我到了深夜,才休息了疲惫不堪的身心。多数年轻人玩手游较多,时间最长,游戏的视界,雾里看花,渺渺茫茫的思维感知,曲折反复的念想线条。
您看,人精神底层有种深夜不可控的念力体系。他总感觉要熬到颇深的夜头,累得困到呆头呆脑之际,遽迫于睡意的猛烈袭来,接受着睡意的安排和操纵,如此才感觉一天实在了。庞大的泥足巨人啊,形巨实松,难以久存于天地之间。恰似固执于庸碌停稳的世人,可行之事诸多,便觉能力颇丰,怡然自得,身心于冗长岁月无有何处递进,碌碌无为的品性,空空荡荡的性情。
自我放逐做着一些本身无用之事,打发着时间,拥挤的时间线,徒劳无益。虚无的思,虚空的惰,竭力用至无趣之事,充实自体。您说,客体的膨胀,才是失眠的主因,就是这样“虚寂”的,只是希望着什么,希望着什么呢。成年了,成家压力下,一切才促成着改观的需要和动力源。
爆米花机的葫芦形压力锅在不断添加的热量加压下,内部待一场大爆发,喷出香喷喷的饱满的爆米花。不多的玉米粒,却蹦出了一大袋的米花。在无论多大压力中,保持耐心和恒心会得到巨大“报酬”。
推后思维有种现有脚下的怅然若失,丢着今,寻着未。如果没有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