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心灵与手札> 第29章 父、子、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父、子、母(1 / 3)

父、子、母

没有硝烟的战争,男人是矛,在前方冲锋陷阵,女人是盾,抵挡后方的侵袭。如果两个人都化作矛往前冲去,后方任何一处方位忽如而至的袭击,都会轻易土崩瓦解了前方。而首先受到波及的必然是孩子这一层面。

俗话说,‘’ 亲人不睦家必败’,和睦是一个家庭恒远的基础,虽不免有家长里短,并不妨碍一个家庭整体的和祥。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战争虽不是硝烟弥漫,却也在没有尽头。就像老人圣地亚哥和他的大马林鱼,最终的结果好像“自我”都落败了,鱼儿被比自身弱小的同类吃了,老人也好像被自我打败了,但是又好像被自身战胜了。九转功成。

心灵之主,有一条互相交织的漫无边际的念想之线。就像一个家的“战争”永远是剪不断理还乱,还掺杂些许离愁别恨。外在上的冲突思维是不时浮现的,常常无可避免地对撞和平衡。如思潮起伏、如山势横峰侧岭。

和好的面团架在烈火上烘烤,成为了馒头或面包。大小米、红枣、莲子、红豆、糙米合适比例凑成一锅八宝粥,比单类的汤更浓郁香甜可口。看吧,这世间少不了的混杂出“真味”,是秀色可餐的佳肴美味。

‘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每个人都承担着在家庭中的一份位置,发挥着最大的光和热,有的显而易见,有的朦朦胧胧,见微知著,有的看似微乎其微,却从不停歇,经年累月,自有其盛大位置。

1-20岁普遍还是生活在父母身边,二十年斗争的光景像一曲乐章此起彼伏,寒来暑往,和家人们有过太多次争论。某些事物迥然不同的见解,去做的方式截然不同,这都是不断被激化的矛盾点。但不得不承认,从某些角度看,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

‘就辩性法的固有性质而言,矛盾进展乃是一切事物的真实的平质,为支配一切事物和整个有限世界的法则’。可以说是世界文明进步的基石之一。发现、中和和跳出矛盾的实形和虚影,这是意识和思维进化的重要支点。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升华问题中的概念,从而衍化庞杂而立体的实体世界。

‘对立在每一时刻都重新产生,又在每一时刻被消除。对立在每一时刻这样一再产生又一再消除,必定是一切运动的最后根据’。一个时代的文化或科技的新理论的产生,从一句简单的话,不断添加新词句也在不断修改删减,理论的词义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最终多数人认同的少有变动的理念和信念,便是最终敲定的真理了,推动时代的变迁。

心灵之主,在不缺对立和矛盾的世俗生活之间,人要如何自足,方可坦然自得。清晨我迎着宁静淡雅的曦光散步在灌木丛包围的小道,翠盈的小叶上一层滴溜溜的露珠,徜徉其中不免浅湿了裤脚,却有着身心的舒畅。我想要无所阻挡和轻盈的步履,它们却是片片丰茂的阻碍和厚重的露水。我与它们是对立着的互相矛盾着。我们都在伸展自身的自由面积,却触及了对方的面积。叶子不愿过多失去露珠的润泽,我也不愿汲取它身的湿气。可我与它们难免真切地接触和“索取”。

那些长辈们很少有能真正理解孩子心理情况的,隔着年龄的鸿沟挖跨过去,还是很有难度的,需要放下年龄的隔阂。对于青少年来说,最好的成长就是父母旁征博引支持着孩子正确的走向,而不是一条线铺开让他去走。小朋友去成长的乐土,也应该由他自身去营造,这样再稀疏的土壤,也会长出浪漫的花园。与人相处体现着一种处世哲学观,而这一切都需要他去切身体会。当长辈们怀揣着太过浓重的个人心思自以为是、各种安排成为了习惯,当过多干涉、专制成为了习惯,当情绪随便发泄成为了习惯。

话总想说,却一直被喉咙挡住。 那不支持、母亲的埋怨成为了习惯,当父亲的无力转变为坏脾气、父母的市侩习气侵染了童年们的心境,传染像病毒一样在不断地变异和发酵,一切靠他自身时,就会要么最好,要么最坏了,哪怕走到了好高的地方,也不一定稳定。因为当这一切变得顺从命运逆来顺受,和他们一样了,看似四平八稳的人生,任何一点坑洼,轮子上就会出现一个豁口。

心灵之主,您看,当每个青年自身心境的成长,都像给前进的轮子加上橡胶轮胎一样,相当于这个人有了自我缓冲的能力。那么无论面对任何风暴都能从中从容地应对。而假如只是在走着言听计从着,被安排和摆布的命运线时,前行的路,车轱辘,平坦时还好,山丘必然止步不前,太颠簸就难走了。

要学会反对不合理,哪怕是至亲之人。‘当你想要否定什么的时候,一定附加着力量。因为“否定”这个词本身包含着力量’。是啊,当面对亲人需要打破隔阂的力量,可能是需要双倍的。只有把握住至少两重思维的力量,才能看到思维误区性的一面的真相。

‘对于一个问题,无论提出多少答案都不被人接受的情况总是有的’。我明白,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再看,被重视,被认可,被承认的时候,你认为自我价值提高了。那么,你是不是已被人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