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火锅店开业没多久,齐亮就去了川省进原料去了。
走之前,齐文交给了他两样东西:一台BP机,一张购买原料清单。
BP机是用店里的流动资金买的,清单是齐文手写的。
齐文这阵子正好放寒假,齐亮走了以后,他就来店里照看着生意。
通过几天的观察,齐文敏锐地注意到一个问题,火锅店的人流量正在逐渐减少,主要是等待区的人不见了,人们来了以后看见没地方,基本都走了。
齐文想到了一个可能,那就是竞争对手出现了。
果然,一天中午,店里的一个服务员趁着空档时间悄悄的告诉了齐文一个坏消息:县城火车站附近,也开了一家火锅店。
服务员还说,前几天,这家火锅店的老板还偷偷跟她联系,问她店里火锅配料的事,还说要把她挖到他的店里去,不过她没答应。
齐文为了鼓励她积极提供消息的做法,当众奖励了她50块钱,这也让其他服务员好一阵羡慕。
“火车站,那可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齐文暗自嘀咕道,看来有必要去亲自调查一下了。
挑了一天中午,齐文叫了几个家在县城本地的男同学,约着一起去了火车站新开的火锅店。
这家火锅店名叫老北京木炭火锅。位于火车站前一条街,位置不错,就是面积小了点,屋里只有4个包间,几个散台。
齐文进门后,服务员告知,包间都满了,只能坐散台,都是学生,也没啥讲究,他们随便找了个散台坐下。
齐文嘻嘻哈哈的和同学们说笑了几句,就招呼服务员点菜,今天他请客,一是为了沟通同学感情,二来主要是刺探军情。
点完菜,齐文暗自思索着,这个老板还是挺精明的,既会蹭这波火锅的热度,还懂得差异化竞争。
他没有跟着齐文他们搞川味麻辣火锅,而是转做木炭清汤锅,不过也有可能是搞不到麻辣底料配方而被迫转型的。
不一会儿,火锅带着炭端了上来,点的肉和菜品也一一呈上,齐文招呼着同学们配蘸料,涮羊肉,不亦乐乎。
夹了一口羊肉,齐文涮了涮,蘸着麻酱料放进嘴里,口感还可以,就是羊肉有些发柴。
接着齐文又尝了尝其他菜品,心里有了大致的判断。
一顿饭吃完,齐文算账走人,四个人没喝酒,花了100,价格有点偏贵,也可能是他们几个男生肉吃的比较多的缘故。
回到店里,齐文找出纸张,边写边慢慢构思着他的应对计划。
“分店”。齐文在纸上写下了两个大字,盯着字思考起来。
本来他是想着第一个店稳当了以后再考虑开分店的,现在看来必须得提前开起来抢占市场了。
而且这个分店还要和老店有所不同,避免同质化竞争。
地段的话,齐文圈定在了他家参茸行附近,那边是行政区域中心,这边老店是居民居住中心,这样两个店基本能覆盖了县城大部分消费人群。
新店的火锅,齐文准备采用分餐式的一人一锅。
那边是行政中心,如果政府部门接待客人的话还是这种模式更受欢迎一些。
而且这种锅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锅底可以自选,一桌客人可以根据自己喜欢选择清汤还是麻辣,自由度更高。
就是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这种电磁炉和配套的小锅。
齐文想起这个问题,赶紧用店里电话给齐亮打了个传呼。
不一会儿,齐亮回了电话过来。
齐文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跟齐亮仔细说了一遍,然后告诉他回来的路上多找几个地方问问,有没有那种小电磁炉,还有配套的小锅,找到的话,买几十个发货回来。
通完电话没几天,齐亮就回来了。由于这次齐文给了他详细的购买清单,所以购买原料没用多长时间。
主要是找齐文说的那种电磁炉和小锅费了点时间,好在终于是在盛天市的五爱批发市场找到了,齐亮定了50套,发的货随后就到。
回来后,齐文又领着齐亮去看了火车站那家火锅店,齐亮也对这么快就有了模仿者产生了危机感。对于齐文开分店的计划也感觉势在必行。
现在他俩能动用的只有储值卡里的那些钱了。
为了省点钱,齐文和齐亮在县城西部找了好几天,才找到了一家合适的地方,一番讲价下来,对方同意按年出兑,每年4000块。
有了第一家店的经验,第二家店开起来就顺畅多了。装修,跑手续,雇人,培训,齐亮自己就把这一套流程搞定了。
齐文只是在培训的时候来指导了一番,剩下的时间,他都用来炒制火锅底料,配置各种锅底。
开业时间选择了4月18日。
齐文的计划是新店老店联动,搞半个月的庆祝活动,正好承接了五一劳动节假期,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