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愿意给世家活路!
王弘此刻激动的无以复加。
先不论给出的条件会有多苛刻,至少是给了现在剑拔弩张的局势留了一片缓冲区。
最让王弘欣慰的是,天子心里有数。
治大国如烹小鲜。
同时也是一个不可逆的巨大工程。
地基,其实已经由刘裕打好。
刘义真要做的是修建一座漂亮的大房子,而非挖开地基重新打,只要天子有了这个底线,那再乱也不会乱到哪去。
王弘躬身虚心请教:“敢问陛下,如何活下去?”
刘义真问道:“尚书可知马融?”
“自然。”
马融,出身高门,是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
不过相比于他在经学上的成就,出身反倒是他最不值得一提的事情。
马融学识渊博,融各家学说,遍注群经,使古文经学达到成熟的境地。是当时的大儒,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后来的卢植、郑玄都是马融的弟子。而卢植又是刘备、公孙瓒的老师,可以说马融的影响在东汉那个还讲究经学门阀的时代极为巨大。
王弘自然不可能不知道马融,甚至还亲手翻阅过放在琅琊王氏私库中马融作注的经书。
见天子突然提到马融,王弘皱起眉头。
天子是要开历史的倒车,恢复经学?
不太可能!
如今的经学早已没落,官场用不上,士林中又早已是玄学的天下。
一个即不能求官,也不能寄托人生理想的学问,是注定要被抛弃的!
见王弘似乎没有领会自己的意图,刘义真又问道:
“尚书可知孔融?”
孔融,孔圣人的第十九代孙,“建安七子”之一,一个“让梨”典故更是让他迅速火出圈,成为了家长教育小孩的最佳素材。
“其出身的孔家,为何又能经久不衰?”
这回王弘有些明白了!
谈世家,最绕不开的其实不是琅琊王氏或是陈郡谢氏。
曲阜孔家才是最特殊的那一个!
孔子,至圣先师!
他对于天下读书人的重要性无须赘述。
即便有一些污点被猛锤,也不过是因为几点污渍在圣洁的白纸上格外显眼罢了。
只是……
王弘有些胃疼。
天子莫非是想搞个圣人出来?
现在的世家要是真的有这种本事,至于被天子逼到角落里舔舐伤口?
刘义真取出一张舆图,正是最新绘制的刘宋疆域图。
“如今大宋北抵幽燕,南有交广,西达陇地,东临大海。”
“虽然还有辽西、辽东、河套、陇右、河西、西域等故土未被收复,但是疆域之盛已是百年未有,州郡更是有三十六州之多。”
“朕之前说过要广修书院之事王尚书可曾还记得?”
“记得。”
一提到这个,王弘就是满满的泪水……
不对!
王弘突然反应过来,重新将目光放置到那张舆图上。
此刻刘义真手指在舆图上轻点,似有指点江山之气势。
“朕打算在这三十六州的治所开设官学,行教化之功,铸万世之基!”
刘义真缓缓站起身,盯着逐渐激动的王弘:“王尚书应该知道朕的意思!”
懂了!
全懂了!
三十六州,三十六个学府!三十六块蛋糕!
还有……
三十六个世家!
王弘此刻浑身颤抖。
原来天子真的给他们留好了活路!
“世家的发展太过狭隘。”
“亲亲相隐,从官场到宗族。如此下去,哪怕朕不动手,也肯定会出问题。”
“如今世家衰弱已是大势所趋。若是还冥顽不灵,朕只能将他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但愿意跟朕走的,朕亦不会赶尽杀绝。”
世家阶层明明已经衰弱,还占据着大量的政治资源,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但总有年轻的力量在诞生,总有新奇的事物在被发现。
与其还在迟早会失败的战局中拉扯,倒不如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来投资下一个风口。
书院,就是刘义真留给他们的下一个风口。
王弘起身向郑重的向刘义真深深鞠了一躬,行了一礼。
这礼,即为世家。
也为将来。
“王尚书先不要激动,听朕说。”
刘义真戏谑的看着王弘:“王尚书莫不是以为这份大礼是朕白白送给世家的吧?”
“哈?”
王弘刚才还膨胀的身形瞬间变得萎靡,开始和刘义真装傻。
“……”
“王尚书,这样就没意思了。”
“在各地开设书院,朕不靠世家,仅靠朝廷之力足矣!”
印刷术的发明让一本书的成本低到可怜。
而且刘裕自北伐以来就特别注重收集北方失落的书籍,现在刘宋国家藏书绝对冠绝天下!
有了书本,刘义真再狠狠心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各州的书院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