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文弱。他用力搀扶着比他“笨重”的许知白,怕他摔倒。
许知白吼了一阵以后,嘴巴里还在呢呢喃喃地说着什么。
武葑和薛荔听不清楚,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吧。
两人安抚了半醉半醒的许知白好一会儿以后,许知白终于不吭声了,只是他突然变得有些站立不稳。于是两人不得不扶着他坐在城墙边的地上,背靠着垛口。待他坐姿平衡以后,两人就让他那样靠着城墙睡着。
幸亏那时候已经是初夏,天气热了。城墙地上经过一天的晒烤,还是有些暖暖的,所以他们俩不必担心许知白会着凉。
两人站起来互看了对方一眼,然后各自扶着城墙走到了两边相邻的两个垛口处停下来。两人各看了一眼许知白,然后抬头看着远方的夜景。月色下的三个垛口后头各有一人,武葑站在西边,中间是坐着睡着了的许知白,薛荔站在东边。
薛荔是师大毕业的才女,满腹诗书。她看着月光下美丽的长安夜景,脑子里时不时地背诵着古人浪漫的咏月诗。同时她也在心里纳闷:她哥为什么会撮合他们俩在一起。
他们俩一点也不般配呀。
她性格活跃,平时话也多。武葑呢,半年接触下来,给她的印象就是沉闷俩字。他太内向了。他们俩的性格差异太大,根本合不来。
再有,论外貌,她皮肤白,人也漂亮,就是瘦了一些。武葑和她一比,那可不是黑了一点点,而且他看起来也不帅气,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她一点儿也不喜欢。在她眼里,他唯一可取的就是他的身材还算可以,毕竟他是会点拳脚功夫的。
她很快又想起来,他一有空就是研究什么武术,根本不花心思陪女孩子,这样粗糙的人,她真没法动心呀。
薛荔一边看着夜景,一边又时不时地偷瞄武葑。
武葑看着明亮的圆月,若有所思。
许知白虽然没有提前跟他通气,但这样的境地,聪明人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月老高高在上也。
偏偏武葑“不识时务”,更加“不近人情”。他沉浸在自我意识中——圆月让他想起故乡,又想起妈妈;妈妈让他陷入沉思。他浑然忘外,就和他每天站桩一样。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他扭头看到薛荔在不远处心不在焉地看着远方,像是有心事似的。然后他又低头看了看坐在地上的许知白,他还睡着着。武葑回想起许知白刚才豪言壮语的情景,以及大家这半年来的辛苦打拼——新销售部说是有他们三个人,其实都是许知白一个人在扛着,武葑和薛荔都是新手,都是许知白带的徒弟而已。想到这里,武葑就对许知白佩服得五体投地。
也许是受了许知白刚才的影响,武葑突然深吸一口气,然后朝着远方大声念起古诗来:
“男儿大丈夫,何用本乡居。明月家家有,黄金何处无。”
武葑念诗的语气较为豪迈激昂,不输许知白刚才的豪壮,这一反他平时沉闷的性格。
薛荔大为惊讶:她自认是才女,读过不少诗词文赋,可她却没有听过武葑念的这首诗。她在心里嘀咕,该不会是他自己即兴想出来的吧?真要这样,那他也算半个才子了。她没有想到武葑这个无趣的“武痴”,竟然还有这么文艺和豪情的一面——这下,他似乎合她的心意了。她对他的好感油然而生,并慢慢转化为爱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这之后,薛荔开始发现武葑越来越多的优点。她很快就明白了,之前她看不上武葑,是因为她对他有先入为主的偏见,然后“形势逆转”,她看他怎么都顺眼和顺心了。所以她开始向他打听他的过去,可是武葑一如既往,并不合作,能不说的尽量不说。所以那时候,薛荔对他的所知很是有限,但这并不影响她喜欢他,然后爱上他。这时候的她,慢慢开始从他的角度思考问题。
然后到了8月19日这天,正好是星期天,也正好是七夕节。
许知白又组织了一次聚餐,地点是在离公司不远的一家饭店里。
在餐桌上,薛荔鼓起勇气向武葑作了表白。不过她没有想到,武葑居然拒绝了她的爱意;更过分的,他不愿意解释原因。
薛荔虽然大受打击,但她并没有就此放弃。工作之余,她更加体贴入微地照顾着武葑的生活。她希望能走进他的内心去,却不知道他的心门关闭着的同时,门外还有一堵墙在。
许知白仍然时不时地给他们俩创造机会,继续撮合他们。他甚至给薛荔出主意,让她和武葑一起合租一套房子。
薛荔犹豫了,她自有她的矜持。
还好,武葑也不同意。不过他对薛荔那些温暖的关怀没有拒绝,他也没法拒绝。毕竟他们是一个团队,每天都在一起工作。他太过抵触,可能会破坏团队,这是他们三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加上他有多少年没有被人关爱过了,和他们在一起,他有一种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觉。他需要这种有家人的感觉。但他对薛荔的示爱,只能视若无睹。因为他有心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