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属于大成王朝十三州之一,地处西北,与外族鲜卑接壤。刺史部设治晋阳(今太原),有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雁门郡平城(今大同),有天下第一关“雁门关”。并州有9郡98邑,人口为11万户,70万人。因地处边境,常年与外敌争斗,并州人人尚武民风彪悍。现刺史姓张名涛,乃并州代郡人士,出身本地张姓大族,少有贤名,在家族资助下一步步成为掌管并州军政大权的刺史。
成启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并州境内有7郡毫无征兆的突降大雪,起初百姓以为是瑞雪兆丰年来年会有个好光景,文人墨客以“雪”赋诗好不快哉。然随着雪越降越大,毫无停止之意,人人有了恐慌。
十一月二十一日,大雪已经下了10日之久,并州晋阳城,城墙之上白雪覆盖宛若白雪堆起来的巨大的城堡。城墙之内街道上大雪已有两尺之厚,几天来所有人都被堵在了屋内无法出来,家中有存粮的还好说,大部分百姓都是朝不保夕,这大雪封路更是没了吃饭的活路。更有甚者,天气温度越来越低,已经有人因为没有取暖之物而冻死于家中。
晋阳城中心有一宅院,白雪覆盖之下也隐约可见其规模,这是并州刺史张涛张刺史的府邸。府中的管家带着衙役正在清理积雪,正堂内张涛眉头紧锁坐在主位,有5个人依次围坐周边,分别是晋阳郡守姚琛、晋阳守备孙大茂、张涛长子亦是孙大茂麾下校尉张士诚、刺史府中幕僚李长卿。
张涛对着右手边的晋阳郡守姚琛说道“姚大人,晋阳城内百姓情况如何,有多大伤亡?”声音低沉焦急
“刺史大人,下官已下令各衙门召集人手全力清理积雪,疏通道路。只是大雪封路,加之气温骤降,路面积雪一时难以清除,以致无法出行,伤亡情况还未得知”姚琛无力的回应道
张涛此时虽是心急如焚,然而心中明白郡守姚琛所说确实是现实情况,暴雪连降数日,晋阳城中的积雪不是人力一时就能解决的,但是作为一州刺史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们坐以待毙。转过头向晋阳守备孙大茂说道“孙将军,晋阳大难,姚大人这边的各级衙门官吏无法独立解决,还望将军麾下将士能够全部出动清理积雪救晋阳百姓于危难”
“请刺史大人放心,军营中的五千将士多出身于晋阳本地,他们的家中老小都在受难,吾等定当配合姚大人。我军将士多次出生入死打仗都不怕,这大雪算个鸟啊”孙大茂久在军中,为人豪爽,说话也是快言快语。
“孙将军不愧是我大成王朝军中忠勇之人,有孙将军的话本刺史就放心了。有何困难或者需要什么支持,尽管说出来”
“刺史大人过奖,困难不敢说,只是我军中多为刀枪棍棒,没有清雪之物,这个还需姚大人给吾等提供工具啊”孙大茂转头对着郡守姚琛说道
“这个孙将军放心,我即刻下令收集清雪工具,差人送去军营”
“好,那就有劳姚大人和孙将军了,只要我晋阳官吏、军民百姓上下一心,定能度过大雪之灾。”刺史张涛此时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刺史大人,姚大人,张公子,李先生,我就先行告退,回军营中安排将士们做准备”孙大茂起身说道
“孙将军辛苦了”
“将军慢走”
“孙将军慢走”
“孙将军,清雪工具晚些时刻一定送到营中”
“父亲大人,我也随孙将军一同回营了”张士诚亦起身说道
“去吧,多加小心”
看着两人离去的身影,张涛起身走到门前望着屋外的大雪忧心地说道“姚大人,长卿,此次大雪百年未见,并州百姓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雪灾过后不知又要伤亡多少人!”
“张大人出任刺史以来,一直心忧并州百姓,改善民生,百姓生活已经好了很多,大家心里都清楚,只是雪灾非人力所能解决,大人不必过度自责。”
“大人,姚大人所说有理,此乃天降大灾,大人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不要太过忧虑”
“话虽如此,但是我作为一州刺史焉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受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上任刺史以来本想着为百姓谋些实事,结果却天降大灾,实在是……不提这些了,长卿,报给朝廷受灾的折子是否拟好,积雪清理完后多派几个得力之人送去金陵。”
“大人,折子已经拟好,只是其他郡县的情况还不清楚,伤亡情况如何上报?”
“时间紧急,不能等了,就根据晋阳的情况写个大概情况上报吧”
“大人,这个恐怕不妥,按照朝廷惯例,凡发生灾祸必须清查清楚之后再行上报,若是直接上报被不怀好意的宵小之辈知道,怕是对大人不利,请大人三思。”
“事权从急,顾不上这些了,再等下去恐怕百姓……唉”
“大人,你……”
“长卿不用多说了”
“好吧,在下这就书写,只是朝廷现在忙着争权夺利清除异己,收到受灾的奏折又能如何,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