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国学监门口不同以往的门可罗雀,可以算得上是人山人海,除了前来看热闹的京城居民,还有从大隋全国各地赶来的学生才子,,但是这些人当中最多的还是京城的士绅名流。
这些人来这里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能够入皇帝陛下的法眼,他们为的是入了皇帝陛下法眼的那些人。毕竟这次可是皇帝陛下亲自在民间挑选人才,以后有机会不是没可能封侯拜相,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给自己挑一个乘龙快婿,那对以后家族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陛下驾到!”随着一声尖嗓子的声音传来,挤在最前排的人纷纷跪倒在地,后面的人见到前面的人下跪,用屁股想也该知道是怎么个事情,于是也赶紧跟着下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杨坚在内侍太监的搀扶下走上为他专门准备的看台,坐下之后摆摆手。身边的内侍太监明白皇帝陛下的心思,上前走了几步,手中拂尘挥了一下,然后继续用他那尖锐的声音喊道:“皇上有旨,众人平身!”
又是一次齐呼谢恩,所有人才从地上起来,唐定言和李世民李可儿几个人到这里的时候,正好所有人刚站起身。在下人的帮助下,几个人挤到了人群的最前面。
“哥,你看,是爹和大哥他们!”李可儿指着远处高台上坐在皇帝陛下身边的两个人说道。
唐定言顺着李可儿手指的方向看去,一个短须中年人坐在皇帝身边,在中年人身边还有一个和李世民差不多年龄大小的年轻人。
“想必那就是唐国公李渊和世子李建成了。”唐定言暗暗说道。
李世民拉住妹妹,让她安静下来。“嘘,这次带你出来父亲可不知道,若是被父亲看见了,你被罚且不去说,我也要跟着你一起受罚。”
听完哥哥的话,李可儿安静下来,不再那么活泼。
见人群安静下来,国子监的官员站了出来,拿出一卷圣旨,开头念了一段弘扬当今陛下的丰功伟绩,然后说皇帝陛下求贤若渴,特在今日举行人才大会,不论各个行业,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有才有德都有机会进入朝堂为国效力。
在圣旨宣读完毕之后,人群又开始熙攘起来,读完圣旨的官员见状立刻大声喊道肃静,然后吩咐在场官兵维持秩序。
李可儿在听完圣旨之后,嘟着嘴说道:“说是不看出身,可到最后还不是分出了三六九等,什么世家子弟优先考虑,其次就是务农的老百姓,干活的劳工,最后才是经商的人。言哥哥,这对你来说可太不公平了。”
唐定言笑了笑,李可儿的一句言哥哥可让唐定言心中乐开了花。“无妨,即便我不参加这次选才大会,我也一样可以为国出力。”
“不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想为国家出力,都可以用得着的地方。再说了唐兄这般身家,继承家业比起当官可要有意思多了。”李世民说道。
唐定言嗯了一声,“那是自然,我爹虽然从小就请师傅教我功课,就是想让我能让家族脱掉商人的身份,能够跻身一等世家。所以今日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帮助父亲实现这个心愿,作为父亲四十大寿的贺礼。”
“言哥哥真了不起。二哥,你看看人家,要不你也去参赛吧,你的才华可比一般人高多了。”李可儿看看唐定言,然后又看向李世民。
“那是那句话,如果你不怕今天晚上回家被爹责罚,我是无所谓的。”李世民双手环抱胸前,笑眯眯地说道。
李可儿眼睛一转,一把抱住唐定言的胳膊,“那大不了我今天晚上就住言哥哥家里去。”
李可儿突然的亲昵行为让唐定言有些不知所措,虽然家里的丫鬟偶尔也会给自己开玩笑,但是这还是唐定言从记事以来第一次和女孩子有过这么近的接触。
不过好在李可儿似乎并没有计较这些,李世民似乎也没有说什么,唐定言也不好说话,只是脸好似越来越红了。
“开始了开始了!”看到高台上有士兵将一个长卷挂在一个特制的木架子上,然后缓缓打开长卷,上面用墨水写了东西。
“第一题,以今日之盛事为题,作诗一首。”
随着题目的出现,各地才子忍不住骚动起来,开始动起自己的脑筋,想要一鸣惊人。
“长安三千里,烽火照西京。万家酒对饮,吴钩卧霜坪!”
第一位才子给出了自己答卷,引来外围叫好声一片,虽不是绝句,但是胜在才思敏捷。
杨坚在台上点点头,但是并没有开口说话,只是身边的太监在一个册子上记了下来,同时记录上这名才子的大名。
有了第一位的抛砖引玉,第二位第三位还有后面的才子都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每有一位才子起身,便有专人高声朗读诗句,有的引来阵阵喝彩,有的也是引来人们的哈哈大笑。
“千户夜明灯,凉街车马行。忽闻铜铃声,原是凤凰鸣。”唐定言让下人找来笔墨,挥洒写上几行字,然后题上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