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武侠修真>初唐:砥砺前行> 第419章 “武家来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9章 “武家来人”(1 / 3)

第419章“武家来人”

噶尔东赞确实是这个时代最出色的战略家之一,将吐蕃的崛起以及未来,看得透彻。

深刻的认识到吐蕃崛起的缘由:天时地利人和。

松赞干布只是其中一环,是时势造就的英雄。

而气候变暖,原来高原上的雪地化为草地、农田,一直深埋雪里的矿石也冒了出来,有了资源吐蕃才有崛起的资本。

一旦气候回到从前,大雪将草地、农田覆盖,土地冻的跟钢铁一样硬,粮食、畜牧、矿业都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在这情况来临之前,吐蕃必须拥有避险的土地,一块能够向外扩张的地方。

青海湖北通凉州、陇右,西连大小勃律,完美的立足之地。

但因陈青兕的出现,吐蕃下山的路让唐军堵死了。

噶尔东赞已经意识到,唐廷已经看穿了吐蕃,他们就是在等,等自己送上门,或者将他们困在山上,直至寒冬来临。

既然都看穿了彼此,也就没有什么诡谋可寻了,唯一之法就是正兵取胜。

噶尔东赞知道他们吐蕃人才不比中原,每个时代都有能扛大旗的人才。

他的儿子钦陵是他所遇到的军事天赋能力最强的存在,只能将一切重担压在他身上。

如果真压垮了,吐蕃永远失去未来。

但若顶住了压力,噶尔东赞相信自己的儿子一定能为吐蕃打下一片天地。

看着一脸决然的噶尔东赞,达延莽布支却在脑海中闪过一个人,一个将他们吐蕃逼至如此境地的青年

苏定方是老了,可他还年轻呢。

尽管对方似乎不擅长统兵,但因此而小觑他,只怕要吃大亏。

不过他并未说出口。

正如噶尔东赞说的一般,他们已经被逼入绝境,别无选择。

相比孤注一掷的吐蕃,在洛阳的陈青兕就要清闲多了。

尽管苏定方击退了吐蕃的入侵,陈青兕管辖的兵部,要为战后的封赏晋升作准备,但这些大多都是

兵部侍郎张铭将自己整理好的战功名单交给了陈青兕。

“陈尚书,立功将士的名单都审核过了,准确无误,可以上表议事厅,交由宰相审核。”

军中统计战功的名册通常有两份,一份来自于主帅,另一份来自于随军都监。

他们将自己所见的情况详细上表兵部,兵部再总结双方的情况,以定上下功劳,以免军队出现假公济私,收买人心的情况。

此次整理出来的名单就是综合两份报道的最终名单,将校级别的功绩,记载的清清楚楚。

陈青兕细细查看,见席君买的英勇表现,心中甚慰:明珠蒙尘多年,终于再次寻得展现自己的机会。

“陈尚书,你可听说了,现在有人劝说趁着此番大胜,恢复与吐蕃的关系。吐蕃既无法覆灭,不如趁此机会与之定下甥舅之盟,平息战事。”

张铭小心翼翼的问着,语气中又透着几分的愤慨。

昔年救援吐谷浑,唐军两路兵马,一路为论钦陵所破,一路被他逼至大非川下,全靠苏定方化腐朽为神奇。

大唐自立国以来,还未受到这般惨重的代价。

这仇怨,兵部可记得清清楚楚。

如果是其他贼寇,让大唐吃了如此大亏,上下将官做梦都得想着报仇,不将之覆灭,誓不罢休。

偏偏是高原上的吐蕃,复仇的代价实在巨大,朝廷承受不起,只能作罢。

这股气在一部分人心里始终憋着。

而今听到要与吐蕃议和重新定盟的消息,兵部以及军方的人都有不小的意见。

陈青兕道:“管他们怎么说,做好自己便是。”

他已经跟李治分析了利弊。

总的来说,和平发展确实有利民生。但和平是双方的事情,不是一厢情愿的结果。

大唐作为天朝宗主国,有着宗主国的规矩:实力外加信誉。

而蛮夷小国,逐利而行,盟约对于他们,可有可无,与废纸无恙。

与吐蕃谈和平,等于给自己套了一个紧箍,对方却不用遵守。

如果这样,李治还动了定盟之意,陈青兕就得为自己想后路了。

跟一个愚蠢的老板,是没有任何前途的。

陈青兕在名单上盖了自己的印章,让人送往议政厅。

今日处理兵部之事,耽搁了一点时间,陈青兕也放弃了过问封禅之事,而是前往颜家书塾接自己的儿子镜镜放学。

作为父亲,他还没接过孩子放学,自我感觉有些失败。

陈青兕还特地绕路去买了一串糖葫芦。

唐朝是有冰糖葫芦的,只是此时制糖技术并没有完善,并不普及,只有小康家庭才能尝一尝。

至于陈青兕买的这一串是用蜂糖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