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1章(6 / 7)

昔日,蒙古人亲切地称之为可苛河套。这里,尽管出兵的日子日益临近,却仍是一片歌舞升平、祥和安宁的景象,仿佛战争的阴云从未曾笼罩过这片土地。

在这座古城的某一宅院深处,春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青石板路上,给这座古老的宅邸增添了几分温暖的气息。然而,在这宁静之中,却隐藏着即将掀起的风暴。多尔衮,这位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的睿亲王,猛地一拍桌案,怒不可遏地吼道:“真是可恶!可恨至极!”他的双眼仿佛能喷出火来,怒视着手中的密信,那封信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旁人见状,不禁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揣测,却不知何事能惹得这位平日里沉稳冷静的亲王如此大怒。终于,有人小心翼翼地问道:“睿亲王为何如此愤怒?”

多尔衮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将一封从宣府传来的密信递给了多铎,他的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愤怒。众人闻言,纷纷围拢过来,阅读信后,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仿佛被一层寒霜覆盖。

信中所述,张家口堡的八大商人竟在一夜之间被连根拔起,这一消息如同炸雷一般,在人群中炸响。多年来,他们从这些商人手中获取了无数的物资,包括粮食、盐、铁、棉花,甚至火器和朝廷内部的消息。而这些商人,对他们的要求几乎从不拒绝,只是将劫掠来的金银、辽东的皮草和人参等物交给他们,以此来换取自己的安全。这种微妙的平衡,如今却被彻底打破。

商人的覆灭,预示着一个明确的信号:日后想要从明朝获取物资,将变得更加困难。辽东本就是一片苦寒之地,物资大多依赖关内输送。如今这条路已被切断,未来的局势愈发变得不明朗,仿佛一片迷雾笼罩在前行的路上。

多尔衮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解释道:“因为宣府被明朝封锁,所以这个消息是从山西绕道传来的,因此迟延了数日。”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一样。

这时,范文程走上前来,他身穿一袭青衫,面容清癯,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伸手展开了一张地图,那地图上用各种颜色标注着山川、城池,以及他们即将征战的路线。他凝视着地图上预先标记的几个位置,沉思了许久,仿佛在寻找着破解谜题的钥匙。

在场的人虽然不多,但身份都极为显赫。除了多尔衮和多铎之外,还有肃亲王豪格、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等人在列。他们或站或坐,但都紧紧盯着范文程,等待着他的下一步指示。

范文程突然问道:“换句话说,明朝不仅没有将物资运往北京,反而从北京调集了大批粮草到宣府镇?”他的声音平静而深沉,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是的,这是十日之前的消息,应该不会有错。城中粮草至少五十万石以上,白银数百万两,其余物资更是不计其数。”有人回答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显然对明朝的这一举动感到震惊。

范文程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感到震惊,他继续说道:“这是林小风的阳谋,他想要在宣府与我们决一死战!”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林小风的敬佩与忌惮,这位明朝的将领,无疑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豪格闻言,霍然起立,怒道:“明朝军队虽然击退了李自成,但也只是击退而已。论野战之力,我大清军队无敌!”他的声音响彻整个宅院,仿佛要将心中的愤怒与不甘都宣泄出来。

“是啊,之前我军五次入关,哪一次不是所向披靡?明朝军队何以与我们抗衡?”有人附和道,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与骄傲,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所以,林小风和祝凤翙的打算,就是诱使我们攻城!因为除了宣府镇的几座大城之外,其余地方都物资匮乏。”范文程分析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仿佛已经看透了林小风的计谋。

“攻城则伤亡必增,各位应该深思!”范文程提醒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显然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充满了担忧。

多尔衮冷笑一声,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范先生勿虑,若畏死,我等亦不会入关!请范先生指点,此次入关是否有不妥之处!”他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要将所有的担忧与不安都击碎。

范文程环视众人,见众人态度坚决,便安心地说道:“既如此,那范某便献丑了!”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谦逊,但更多的是自信与从容。

“请范先生赐教!”多尔衮带头恭敬地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范文程的敬佩与信任。

范文程一番客套之后,指着地图上山海关的位置说道:“按照计划,五月十八日,郑亲王济尔哈朗的镶蓝旗,与多罗贝勒罗洛浑的镶红旗,将率领万余汉蒙八旗在山海关进行佯攻。”

“同日,睿亲王多尔衮则率领正白旗与镶黄旗的一部,以及少部分汉蒙八旗军,攻破墙子岭,攻取密云与潮河所。”

“同日,豫亲王多铎的镶白旗,肃亲王豪格的正蓝旗,部分正黄镶黄旗人,以及三万汉蒙八旗军主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