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故意传播的。
至于为什么会放出这样的消息,朱元璋心知肚明。
他一直在推行的各种政策,比如清查土地,比如税收的重新厘定,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有人不想让大明好过啊!
而正好,他也不想让那些人好过。
他还要搞出更刺激的政策。
“土地归公,平均分配!”
这八个字朱元璋在明末的时候就说过,但那个时候他也仅仅是说说而已,并没有下大力气去施行。
一是因为他时间不够。
二也是因为在明末那个时代国家没有形成工业化,根本就没有能力去管理、监督和维护这一政策的落实。
即便提出来了,估计要不了多少年也会形同虚设。
他可是太清楚那些士绅官僚钻空子的能力了。
但现在不同了。
明初在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清末同样也在进行,甚至这边的进度还要更快。
因为这边人口更多,而且在沿海各地已经有了一些工业基础。
再加上这些建起来的工厂,和明初时一样有九成都是国家主导的,这就让朱元璋手里握住了大量的银子。
有了银子,朱元璋自然就要倒过来解决粮食问题了。
朱元璋很清楚,工业要搞,但农业也不能拉下,因为农业才是一个国家的命根子。
现在的清末华夏有四万万人口,如果这四万万人口没有粮食,那即便你有再多的工业品也是枉然。
而让所有人都能吃得起粮,这就是朱元璋今天搞出这个政策的目的。
把土地收归政府手里,所有的土地都是政府的,然后平均分配给所有百姓去种!
百姓只有种地权,而没有售卖权,私自售卖土地是违法行为。
同时还要依法向国家纳粮。
这就是朱元璋将要实行的政策。
旁边的胡惟庸听着朱元璋一条一条的提出这些政策,即便他很早就知道朱元璋要这么搞,而且这两年他也一直在各地健全行政机构,为此做准备,但真到了要做的这一天,他依然忍不住心惊胆颤。
因为这是要刨天下所有士绅的祖坟啊!
在这个时代,土地就是命根子,要动士绅们的土地,就是在动他们的老命,他们怎么可能不拼命啊!
虽然广东、广西、福建现在施行的就是这样的政策,但那是因为朱元璋借着禁烟几乎杀绝了当地士绅的缘故。
但后面占领的这些省份,特别是北方这些不靠海的省份,依然还都是士绅们的天下。
因为后面朱元璋推进的太快,满清太不经打,两年时间就直接被他推平了,根本就来不及整治这些士绅。
而且相比起沿海那些省份,这些内陆省份的士绅更加守旧,对土地看的更重。
换个皇帝没啥。
大明没了,满清坐了江山,他们照样过,现在大明打回来了,把满清撵走了,他们依然还是照样过。
守着土地,只要地里有粮食,他们就世世代代不愁吃喝。
皇帝老子再厉害,还能管到他们头上不成?
但显然,现在这位朱皇帝还真就管到他们头上来了。
当这个政策通传天下的时候,半个华夏都彻底沸腾了。
一夜之间,民乱四起,到处都是烽烟。
毕竟从满清旧官僚,到地方乡绅大地主,到各个村镇的小地主,所有掌握着地方话语权的人,几乎都是地主,都被朱元璋侵害了利益。
甚至一些朱元璋在这个时代招揽的官兵将领都是如此。
特别是那些从太平天国并入进来的将领,现在基本上都变成大地主了。
现在朱元璋要侵害他们的利益,他们当然不答应。
对于这些骚乱,朱元璋只给出了一个意见:“杀!”
“所有胆敢反抗者杀无赦!”
“所有拒不配合者,杀无赦!”
此刻徐达和李文忠的北伐军已经悄悄返回,并且已经分散驻守各地。
再加上胡惟庸梳理了三年,早已经梳理停当的文官体系,还有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作为卧底潜藏在敌人中间。
所有的准备工作朱元璋都已经做的妥妥当当,万无一失。
虽然知道这样做肯定会有流血,肯定会有混乱。
但长痛不如短痛,刮骨疗毒,是为了治病。
如果不趁着现在彻底把这这件事做成,未来只会越来越难解决。
期间有人来找朱元璋求情,甚至连石达开都来了。
但所有人朱元璋都没有接见。
此刻的他冷酷而又铁血。
因为朱元璋很清楚,对于这个四万万人口的国家来说,这是唯一可以释放生产力,让这个国家快速走向富强,超越西夷人的方式。
同样的他也明白,这也是他能够完成系统任务的前置条件。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而一个欣欣向荣,能够被他完全掌控的国家,是后勤的最有力保障。
他可不希望在未来他带领舰队征伐全球的时候,国家内部再出现粮食危机,还要他从明初往这边调粮食。
那可就搞笑了。
而且,征服全球,可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