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用了一周的时间,把家里的东西购买齐全、收拾妥当。包括单县人烙饼用的“鏊子”。她还是在百忙中,抽空去看了一下季洋给她的那套房子。真是比甘家口她自己的房子大了好几倍。
要不要接来姥姥和妈妈,就住到这里来。她心里不停的在嘀咕,这里有两个卫生间,姥姥年龄大了,上卫生方便。厨房也大,她可以跟姥姥、妈妈在厨房里学做老家的饭。还可以与她们切磋老家的厨艺。这里餐厅也大,请伍书记常来家里品尝单县的美食,也能坐着宽绰一些。
她站在落地窗前,玉渊潭的两个大湖和公园内错落有致花草树木,别致的建筑,尽收眼底。美丽的昆玉河里地水,缓缓的从颐和园的昆明湖,流淌到这个公园里两个形状不一的湖里。
河水、湖水清澈见底,刚开通的游船在河面上经过,泛起两道白色的涟漪。船上的人欢声笑语,还回荡在水面上。高耸入云的电视转播塔,在蓝天白云下格外的壮观、雄伟。那旋转餐厅的自助餐,据说价格不菲。但姥姥、妈妈来了,也一定要陪她们去品尝。站在这19层,看着这周围的景色,真是令人心旷神怡,来北京这么多年,她好像第一次发觉,原来北京的秋天是这样的美。
但她立马又纠结起来,白住别人的房子,心里一百个不答应。她和季洋只是纯洁的友情,如果因为一套大房子就考虑发展进一步的两个人的关系,那是对爱情、对友情的亵渎。季洋一直很尊重自己,也知道自己一直想接姥姥、妈妈来北京常住,尽一个漂泊在北京的女儿、外孙女的孝心。尽管他也知道了单位终于分给了她独立的住房。但他还是坚持要给李捷这套房子。为了不伤李捷的自尊心,他从来不显摆自己家里在北京如何有很多房。也不会说这个房子的厕所,比你分的那个房子都大。那天他是借酒劲,把自己家的盖房的历史秃噜了出来。因为,他也是为了减轻李捷心理负担。他事前并没有说过,替李捷买了这套房子的,但房本上却明明白白的写着李捷的名字。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就是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自己看着处理。李捷心想,季洋啊!季洋,我一个月才两千多块的工资,你说得,这白菜价的房子我也买不起啊!真是愁死个人呢。
季洋后来告诉李捷,李捷办公的小黄,在送他下楼的时候,就和他说好了,在东二环边上,他们公司的另个楼盘,小黄为他父亲的企业一下就买两千平米的办公用房。后来小黄父亲靠着这两千米的建筑,在北京发了大财。这是后话,季洋说给李捷的意思是,你千万别为这个房子有压力,这房子就应该奖励你的,你为我们公司已经作过贡献了。
96年的中秋和十一赶在了一起,在过节前的一个礼拜,她请王单忠开着车一起回单县,把姥姥和妈妈接到了北京自己的家里,圆了姥姥和妈妈多年的梦,就是要来北京住在李捷这里。
事前就商量好的,由于车里坐不下,赵燕忙她的二手房生意。
她和舅舅她回到家时,一时兴奋,把北京的两处房子都说给妈妈、姥姥和全家里人听。也说了这套大房子也只有36万,现在还欠着人家。妈妈说:“欠别人钱去住大房子,那可不行。有多大胆,端多大的碗,欠别人的钱去住大房子,那不是咱家人的风格。你在北京,能有个小房子住就不错了。”王单忠却兴奋的说:“北京的房子在蹭蹭的涨价,这点钱不是内部人,那里能买到这么大的房子。咱们家里人先凑一凑,把钱还给人家,将来李捷有钱了,再还给咱们家的人。如果李捷将来不想不要这个房子。我可以要。我手里还有点钱,先借给你十万,如果你真觉得有压力,就让赵燕帮你卖了,现在就能翻倍的赚钱。”
姐姐和两个妹妹,妈妈经过七拼八凑,拿出了二十四万,李捷自己这两年也攒了两万块钱,原来准备装修用的钱,没想到单位给装修好了,自己的两万块钱却省下了。李捷回京后,把三十六万天文数字的款,一并还给了季洋。但自己心里压力却感到更大了。心想,我猴年马月能还上这么多债啊!把自己卖了也不值这个钱。但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吧,不行就把这个房子卖了,想到这里心里一下轻松了不少。
她把姥姥和妈妈接回来后,就住在甘家口的自己房子里,她觉得踏实,那个大房子她依然觉得不是她的。
姥姥和妈妈来京后,李捷和赵燕轮流陪着她们开始了逛北京的计划。王单忠开着他的吉普车,后备箱里一直放着个轮椅。李捷一看就知道,这是当年姥爷来的时候买的。下车舅舅就会推着姥姥走,姥姥兴奋的像个孩子。当她老人家,看到若大个天安门广场,她捣蹬着一双小脚一跳一跳的猛往前走,妈妈和李捷拉都拉不住,74岁的姥姥那天上身穿着深灰色的带大襟的的确良外衣,里边的内衣雪白,但从领子袖口都能看到那得白衣服干净利索质地也很好。下身穿着黑的确良的裤子,扎着腿的带也十分考究,黑底带着提花扎腿的带子,一双小脚上穿着白底,黑缎子面的鞋口是滚边不足半尺长小鞋。那天碰巧遇上一个外国旅游团,马上十几个老外围了过来,拿着相机对着姥姥的那双小脚一通的猛照。姥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