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玄幻魔法>天台教观纲宗> 第5集《天台教观纲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集《天台教观纲宗》(2 / 7)

哪一个业得果报,哪一个业暂时让它处于睡眠状态,这是可以做到的,你对生命的主宰性就更强了。这是佛法开显的第二层道理。

佛法最高层的道理,就是心性的道理。从业感到心识到心性,到了天台宗法华涅槃的思想,它就不谈业力的问题了,它认为你这个基础都做好了,它开始谈到心性迷悟的问题,所谓的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

所以佛法的因缘观是三种因缘观:业感、心识跟心性。当然心性是最重要,因为心性直接影响到你成佛的快慢。心识,唯识学它强调业力的管控;业感缘起强调断恶修善,它认为你要认命,业是没办法改的。

按照这样的思考,这三种因缘观好像是独立的。天台宗的圆满来自于它根据《法华》的一佛乘思想,把业力、心识跟心性成功地串起来,而提出了一个理观跟事修的概念——就是权实二法。心性是真实义,前面两个是方便义、方便门。

也就是说,在天台的思想,一个学佛的人,你怎么能够在修行当中,一方面顾到离苦得乐,一方面顾到菩提的增上,它提出的概念就是:理观——内观真如;事修——外顺因果。就是说,一个佛弟子,最圆满的操作就是,你在修行之前要安住你的一念心性——清净心、菩提心,要不断地提升你内心的心性的觉悟,告诉你自己,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内观心性,唤醒你真如的功德,自性的加持力;第二个,你不废事修,该拜忏拜忏,该念佛念佛,该持戒持戒,也要注意业力的问题。

所以它这种理观、事修的带动,就变成了是一种理观带动事修,这种思想合乎《法华经》的大白牛车——一佛乘的思想。就是说,不管修什么法门,请你在这部法门车子的前面安装一头大白牛,力量大、走得又快的大白牛。你只要透过这种思想,把心性觉悟的理观放进去,你念佛、持咒、拜忏,会让你所有的法门产生日劫相倍的效果。这个就是《法华》的思想。就是说,你平常修什么法门,不用改变,但是加上智慧的观照,会让你每天所修的法门,修一天超过修一劫,这个就是学习天台教观的好处。

了解这个系统以后,对你所修的法门有广大加分的效果。这叫做《法华经》所说的师子奋迅三昧。你跟同梯的同学,你们有相同的烦恼,相同的障碍,但是你的进步会比他快,因为在修行时,你的引导力太强了,调伏力太强了。

所以成佛之道的快慢是不决定的。不是说你拜两百拜,我拜一百拜的佛,你就比我高明,不是这个意思。事修不足以论断一个人的成败,那只是说你的善业力、资粮力比较强,我的资粮力比较弱,但是资粮力的关键是前面那条牛,你是用牛来拉车,还是羊,还是鹿,这个乘到彼岸的速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天台的思想就是说,不管修什么法门,你的心理素质很重要,你的心态很重要,因为它会决定到你最后的成败、最快速的结果,这个就是整个天台的宗旨。就是说,你在因地上必须有一个圆满的观照智慧,必须以佛心为己心,以佛智为己智。有些东西一开始就要圆满;有些东西你可以慢慢来。就是理观要务求圆满,你必须跟佛陀站在同一条跑道,因为这牵涉到种性的问题,不容许有任何差错,在思想上一差错,最后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但是,事修尽力而为就好,因为事修可以慢慢来,至少你的跑道对了,你找到了成佛之道,到目的只是快慢的问题。最怕的是你跑道跑错了,你跑到人天跑道去了,那最后的结果,只能得到有漏的果报。

所以在天台的教法中认为修行有些东西你可以慢慢来,随缘尽分就好,不要强求;有些东西非常急迫,就是理观的智慧——你对人生是怎么看的,很关键。如果今天你的持戒、你的拜忏等所有的修行,整个思考的平台永远停留在:我这样子做对我会有快乐的果报。那你的跑道就是人天乘了,因为你所有的法门都会归到业力,业感缘起了。就是你做什么都往业力去会,你为什么这样做你心里很清楚:我就是希望远离痛苦追求快乐。那这样子,你的档次就不高了。

你所有的法门都是会归到空性,那你就趣向涅槃了;你所有的因缘都是为了往生,那就趣向往生;你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成佛,那是大白牛车,你不但能够离苦得乐,能够往生,你还会快速成佛。所以你的目标越远,对你是越有利。但是事修不要强求,你有多少时间就做多少功课。

所以在整个修学宗旨中,它以实法来带动权法,实法是不容许有差错,权法那就各取所需,你喜欢什么法门就修什么法门,权法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实法却有明确的规定,这个就是整个天台宗的修学宗旨。

你把这个概念理清楚了,我们就有资格来看五时八教了,到底哪些是真实的,要把握的;哪些是方便的,可以随缘的。

我们看甲三的随文释义。

这个地方有三大科,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入文分三,这个“文”就是蕅益大师所编辑的《教观纲宗》,一共有三大科:

第一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