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良枢左思右想,也想不到是何人飞镖传书献上治水之策,解了锦国燃眉之急。
“难道朕这宫内隐藏者某位前辈高人?”公良枢疑惑的想着。
公良枢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所谓的前辈高人正在呼呼大睡,赖床不起。
“治水之策已经解决,还有数十万灾民嗷嗷待哺,诸位爱卿有何良策?”公良枢威严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公良枢话刚说完,巡城御史站出来奏本“启禀陛下,臣这几日巡城游街,发现有多起灾民打砸哄抢粮食事件,且与日增多”
“启禀陛下,今日京城粮食价格飞涨,很多百姓已经买不起粮食出现断粮现象,甚至有些百姓也参加灾民打砸哄抢粮食”看到有人站出来上奏,顺天府尹也站了出来。
公良枢皱扫视着大殿内的群臣,眉头紧锁“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大殿内鸦雀无声沉寂了半响,百官之首江丞相站了出来。
“禀陛下,穷山恶水出刁民,对于参加闹事的灾民应当众杖责二十,直接打入大牢,以儆效尤”
“如今灾民的数量太过庞大已经影响了京城的安全和稳定,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啊,老臣觉得应该把全部灾民驱赶到城外,大关城门禁止灾民入城”
公良枢觉得有些不妥,可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按照江丞相的办法去做。
江丞相知道公良枢还在为财政发愁。又主动提出道:
"我大锦正经历劫难,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老臣愿为灾区捐一千两白银,并自减俸禄一年。"江丞相慷慨的说道。
众臣见江丞相带头捐款,只能纷纷效仿,捐款以救灾民。
还是江爱卿能为朕分忧啊,国之栋梁,朕今后定要大大依仗。公良枢看着江丞相和一众大臣甚是欣慰。
经过一番表忠心,捐上来的也只不过是区区几万两白银,杯水车薪啊。
经户部核算治水,前期费用和救灾施民,还差二百万两白银,如果全面实施成功更需增加五百万两。
如今国库空虚,无力承担这么大的费用。
江丞相提议像南靖国借款,众大臣也别无他法,纷纷附议。
公良枢实在不想向南靖国借款,敷衍群臣几句便退朝去了。
早膳时间已经过了半个时辰,陈妙水还没起床,历朝历代的皇后哪个不是早早起床,先给太后请安才回来用膳。
可陈妙水进宫都七八日了还没去过寿康宫请安。
陈妙水睡的正香,卧玉卧霜突然急匆匆的打开门。
“皇后娘娘,快起床,快起床啊!”
“谁啊,好困,我要睡觉。”陈妙水嘀咕一句便不在理会。昨夜陈妙水折腾到很晚才睡觉,自然不愿起床。
“皇后娘娘快起床呀,尚仪宫的女史来了,再不起床会被责罚的。”卧玉、卧霜两人焦急的催促陈妙水。
“我管她谁来了,你们都给我出去,谁都不许再吵我。”陈妙水本来就困得要死,哪里肯起床。
卧玉卧霜本就是陈妙水的贴身丫鬟,虽然很怕尚仪宫的人,但也不得不唯命是从,只好出去守着不让人吵着陈妙水。
尚仪局女史见没有办法只好回去向胡尚仪禀报。
后宫有六局一司,尚宫局,尚仪局,尚食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还有宮正司。
尚仪局便是其中掌管整个后宫司教礼仪的,小到宫女太监,大到皇子公主甚至皇后嫔妃都要受其约束。而宮正司更是监督后宫,掌管后宫司法杖刑。
按道理六局一司是由皇后掌管,但是陈妙水刚入宫不久,皇太后又健康硬朗,所以六局一司现在只听命皇太后一人。
胡尚仪是尚仪局的主官更是太后身边的老人,三十多岁,面容严厉,能看不出此人不好惹,连后宫嫔妃都要巴结的人。
听见手下女史汇报,面无表情。沉默了一会,随即下令手下女史通知宮正司,便带领一众女官前往凤仪宫。
陈妙水睡得正香,突然听见门外一阵阵哀嚎,极其吵闹无法再睡。便穿着寝衣就要开门,看看是怎么回事。
陈妙水打开门正要伸个懒腰,定睛一看,只见整个凤仪宫庭院,几乎快被站满。
卧玉卧霜还有伺候她的全部宫女,都被人摁在板凳上挨板子。
“住手”陈妙水的急切的喊道。
众人见陈妙水走了出来,纷纷下跪。
“参见皇后娘娘”
只有胡尚仪微微顿首以示行礼。尚仪局是整个后宫最具威严的部门之一,掌管整个宫廷,除了自己的主子和皇上即便是皇后也敢不跪。
“谁让你们打我的人了,他们犯了什么错”陈妙水生气的说道。
这时胡尚仪站了出来,向陈妙水微微施礼,面无表情道。
“禀,皇后娘娘,臣乃尚仪局尚仪胡为珍,代掌管后宫司教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