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今日殿下来了,咱们坐下,喝点,边吃边聊。”陆德明笑着说道:“正好过年了,我也歇歇,一会儿我去暖房里,摘两根胡瓜,那胡瓜碧绿的时候,脆嫩,生吃最好,那可都是我亲手种的,如今长安城里大冬天的,可鲜见。”
李复连连点头。
这还真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大冬天的想要吃上这等蔬果,就只能在自家专门建造暖房,而维持一个暖房可真是费了劲了。
长安城的泾阳王宅没有,但是泾阳县的老宅有个暖房,是专门供李复冬天能吃到新鲜蔬果的。
“行,那我就陪着您,少喝点,正好我给您带了两坛子好酒,您尝尝。”李复的脸上扬起一个笑容:“咱俩今天啊,就这么的,我喝您家的好酒,您尝尝我带来的好酒,怎么样?”
“成,都成!”陆德明豪迈一笑。
很快,陆敦信将吃食都安排妥当了,陆德明带着李复来到了小偏厅中,主要这边屋子小,放上炭盆之后,屋里也暖和,厅中虽然地方大,但是冷飕飕的,坐着不舒坦。
李复穿着鞋袜,坐在榻上,他与陆德明之间放了一张桌案。
陆敦信端着家中的酒水来了,陆德明示意儿子给李复满上。
李复则是让陆敦信去拿他带来的好酒,给陆德明喝。
陆敦信让家里的下人赶忙去准备,最后灌到酒壶里,端了上来,放在了陆德明面前。
陆德明也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看着杯子里的酒水清澈透亮,他的眼神里泛起了兴奋的光。
“殿下,这酒......”
“自家酿的,尝尝。”李复笑道。
“好,好。”陆德明连连应声。
酒水清澈,酒香浓郁,这一眼便能断定出来,是好酒啊。
不愧是泾阳王宅出来的好东西,名不虚传。
一杯酒下肚,陆德明嗓子眼都火辣辣的。
他从来没有喝过这样的烈酒。
“怎么样?”李复笑问道。
李复自己也端起酒杯,喝了一杯清酒。
“这酒,辣啊。”陆德明说道:“这是殿下家里酿造的新的酒水吗?”
李复点点头:“恩,庄子上那边酿造出来的,产量不高,专门留了一些,给各家送了年礼,不然啊,还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去年刚来长安城,啥都不懂啊,差点闹了笑话,那时候得亏宅子里还有点外头没有的东西,把年礼送了,不然啊,我这个泾阳王,就成了全长安城的笑话了。”
“恩?怎么会这样?”陆德明不解。
他与李复相识,也是夏天的时候,去年这会儿,俩人都还谁也不认识谁,更别说像现在一样,坐在一块轻松的吃饭聊天了。
李复笑着说起之前的事儿。
“您也知道,我这身份,半路得来的,在长安城啊,认识的人也没有那么多,当时哪儿想那么些去?就我这岁数,家里也没个当家的,有些事儿,太上皇或者是陛下,想起来了,派人来跟我说一声,我才知道该怎么办的。”李复说道:“家里管家赵叔虽然年岁大,但是他年轻的时候就来我家了,算是一路跟我一块过来的。”
“真是不容易啊。”陆德明也十分感慨。
以前他从来不会注意到这些事,寻常百姓家的日子,他没有关心过。
但是自从上次从泾阳县回来之后,他会特意留意,特意打听,也就知道了更多民生之艰辛,也就更清楚的理解当初李复在庄子上跟三位小殿下说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话。
如今这话,在陆家宅子里,算是家训了。
一大家子过日子,节约是断然不会错的。
“先前殿下在庄子上说的一些话,我回来想了想,有些话,作为陆家的家训,也希望能够传扬下去。”陆德明说道。
李复想了想。
自己当初在庄子上说什么了?给陆老头忽悠成这样?
“陆家啊,有您这样德高望重的大家长,您的品德,您的学问,作为陆家的支柱,一定会传下去的。”李复笑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啊,陆家会是这样的家族。”
陆德明闻言,眼神一亮。
耕读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有道理,太有道理了。
诗书耕读,意境深远啊。
以往自己只懂诗书,不算耕读,如今亲自动手,算是耕读,所以才有了更多的感悟.......
“殿下这话,说的极其有道理,愿意受教。”陆德明拱手说道。
李复笑着摆了摆手。
“受教啥啊,其实道理谁心里不明白?无非就是能不能做,现实是不是像咱们想的这样似的。”李复说道:“我没读太多的书,不像您,学富五车,对经史子集什么的,都有自己的研究,还都出书立专了,因为我从小到大没在大家族里生活,多少人背后因为这点蛐蛐我呢。”
陆德明闻言,连忙摆手。
这些就不是李复自己的错误。
在做人方面,拿着人家以往的经历、痛处,去攻讦别人,这不是君子所为。
“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