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京城的街头已经人影晃动,卖早点的小贩为了占据最好的位置,早早就支好了摊子。
柳忆安穿梭在蒙蒙亮的街头,准备前往城门口,迎接方轻尘的到来。
昨日,镖局的人送来消息,说今日早上,方轻尘跟随的商队就能抵达京城,问柳忆安需不需要她们将人直接送到侯府,只是商队需要先将货物送达,大约下午才有人手护送方轻尘。
柳忆安听罢,立刻决定还是由自己去城门口迎接方轻尘,不能让他一个人等待太久。
于是她今日早早就穿戴整齐,想等城门打开的那一刻就候在哪里。
临出门前,她又看见了那件方轻尘亲手缝制的斗篷。虽然天气已经转暖,已经不再需要穿戴斗篷,但她纠结一番后还是将那件斗篷穿上了。
“小姐,我们不用这么早就出来吧。”小露还没完全清醒过来,踉跄地跟在柳忆安身后,嘴里还在打着哈欠。
“商队在路上休息的时间很短,想必她们一行人很早就出发了,我怕到晚了同商队错过。”
柳忆安知道小露和小霜这些日子没有休息好,见她俩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不忍让她们和自己一起在城门久等。
“你们不必跟着我,回去歇着吧。趁着今日日头好,把冬衣收拾一下。”她轻声吩咐。
一开始,两人坚持要陪柳忆安一起去城门口等人,但最后还是拗不过柳忆安,只好留在侯府。
柳忆安漫步到了城门口,寻了一个视野好的地方静静地等待着。
她想起了和方轻尘分别时的场景。
当时送别自己的人很多,方轻尘就挤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旁人或依依惜别,或殷切叮嘱,只有他无声无息地站在那里,被旁人推搡着。
他没有上前对自己说些什么,但是目光里却藏了很多情谊,温柔又隐忍,像是想要将她的模样牢牢记住。
那时,她刚做下了要将他抬为正夫的承诺,她之所以做出这个承诺,一方面是为了报答他对自己恩情,一方面是不想让方公子顶着小侍的身份生活。
反正她正夫之位空悬,不如借这个身份给他一个庇护,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
她自认为,和普通的朋友相比,她对方轻尘只多了一丝照拂而已。
可分别后,她却时常忆起他。
她想起那些与方轻尘共处的日子,想起他们交谈时的点点滴滴。她原本并非多话之人,可不知为何,在他面前,总会不自觉地说得多些。而他总是安静地听着,从不打断,也不催促,总是用温润的目光注视着自己,让人无端生出几分安心。
思及此处,柳忆安的唇角浮现一抹连自己都未察觉的轻笑。
晨曦初现,远方的官道上传来车马轱辘滚动的声音,一行人马缓缓朝城门靠近,镖师们骑在马上,护送着商队进城。
柳忆安的心猛地一紧,站直了身子,定睛望去,方轻尘端坐在一辆简朴的马车中,似乎正在同身边人交谈,晨光透过微卷的帘布洒落在他素色的衣衫上,映出一层柔和的光晕,让整个人显得愈发清雅。
忽然,像是察觉到什么,方轻尘转过头,朝城门方向望来。
他一眼就看见了熙攘人群中的柳忆安。
随即,他让马车停了下来,在与同行的人告别后,朝着柳忆安走来。
“忆安。”
方轻尘的声音不高,却格外清晰。
“你还好吗?”
“你这一路还好吗?”
两人同时开了口,顿了顿,相视一笑。
“你舟车劳顿,先回去稍作休息,等用膳的时候我们再慢慢聊。”柳忆安提议道。
两个人并肩朝侯府走去。
方轻尘看到柳忆安穿了自己亲手做的斗篷,她本就生得端丽,明媚的红衫更是衬得她肤如凝脂。随着她轻快的步伐,斗篷下摆轻轻摆动,仿佛一朵摇曳在风中的海棠花。
这个颜色果然很衬她。方轻尘心想。
柳忆安在前方带路,边走边为方轻尘介绍京城的特色。
“这家是卖豆花的,我来京城才知道原来这里的豆花竟是咸的,和咱们那里不一样,不过也别有一番风味,你想试试吗?”
路过一个卖豆花的小摊,柳忆安为方轻尘介绍道。
“好啊,我想试试。”
方轻尘察觉到,每当柳忆安认真介绍某样食物,多半是她自己也想尝尝。
他没有揭穿柳忆安的小心思,顺势在豆花摊前停下,“老板,来两碗豆花。”
“好嘞,豆花儿两碗,客官您找地方坐下,马上就来。”
两人找到一个空桌,刚坐下,就听到有铃声伴着马蹄声从街道尽头传来。
“让一让,让一让,神侍过街,别挡路。”
一列人马出现在众人眼前。
队列的前方,是三个身着银色铠甲的将士,身姿挺拔地骑在乌黑的骏马之上,手中高举画着凤凰的黑色三角旗。
在那三人之后,是十几米长的步兵队伍,同样身着银色盔甲,护送着身后纯白色的马车。
马车由两匹白马拉动,四角悬挂着银铃,随着前进叮铃作响。车窗悬挂的不是布帘,而是白色的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