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第95章 胡搅蛮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章 胡搅蛮缠(2 / 3)

“我去县里跑了一天,人家都把我电话留下了,这几天就有一家要货呢。”

“真的?价格怎么说?”老男人惊喜了一下,意外之财哦。

“跟粮站的新粮价格一起波动,不过玉米要高五分,大豆一毛钱。”

“策,这个好,我们能两头吃啊。”

收粮食的时候,价格都是按照粮站那边再减一些,对外解释就是运费。

实际上除去三轮车的柴油,大家起码要搞点钱才愿意出车。

收粮食可不是去了再回来这么简单,要仔细检查粮食的品相以及有没有夹带石头,有些人就喜欢干这些事。

粮食还好一些,单价低,三块几毛钱一斤,有些人往里面加石头呢,放在袋子中间,很多人都中过招。

而且还要自己搬货、装车,收粮食真的是挣辛苦钱了。

“儿砸,让你爸带你跑几天,你一个人估计搞不来。”

“我知道,还没做过这种买卖呢,肯定要爸带着。”秦大河丝毫不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优势。

还是更恶一些老爸出面,帮自己把路子趟熟了才好。

“那你接下来还钓鱼吗?”

“看情况吧,人家又不是天天要货,得等消息的。”

“行吧,能搞点钱总是好的。”

夫妻俩心里都有一种想法,儿子是彻底成熟了,今天能自己出去把路子蹚出来,就比村子里大部分人都强。

吃完饭,秦大河开始调制鲫鱼饵料。

冬天没事的时候,钓大板鲫还是可以搞的,就是冷。

这时候,老娘喊了他一句。“阿宝,你电话。”

“来了。”

秦大河过去一听,才知道是扎厂那边的电话,要他后天带人去去扎厂上工。

他满口答应,上工可不能耽误,他一天八十块钱呢。

收货可以让爸妈去,老娘身体跟牛一样,帮老爸忙还是可以的。

至于田里的事,拢共就那么点地,回头加个班就干完了。

回去继续调制鲫鱼料,也就是后世以腥味为主的商品饵。

主料是玉米面、虾粉、蚯蚓粉和糯米粉,糯米粉是增粘的,又加了点磨碎的味精和盐。

这玩意就和做饭一样,得鱼喜欢吃才行。

味型确定好之后,再加拉丝粉和雪粉,雪粉要磨碎,让饵料膨胀,拉丝粉主要是让饵料拉出一小坨松散的饵料出来,而不是搓饵。

纯粹的小黄面撮饵其实也能钓鱼,但效果嘛,只能说差强人意。

等饵料吸水完成,他试了一下拉饵的效果,不行。

再加拉丝粉,来回调整了好几遍,才做出一个雾化合格的鲫鱼饵料。

闻着味道很冲,鲫鱼应该是喜欢的。

不过现在还没法用,等给二虎他们多实验一下,争取做出一款有吸引力的饵料。

眼看着时间都八点多了,他伸了个懒腰,又是充实的一天哦。

第二天一早,秦大河继续去跑车,这可不能停,家里现在赚钱的主力都在三轮车上面了。

哪怕生意再差,一天都能搞个三十来块,生意好一天七八十块呢。

第二趟回来还顺便买了个喇叭,这是秦父特意要求的。

“爸,是不是要放个喇叭喊,怎么录?”

“就喊收玉米、收大豆,声音调最大,吐字清楚一点。”

“好,嘿嘿,不知道今天能赚多少钱?”

“第一天干,不亏本就行,咱俩争取把路子搞出来。”

第一站直奔凤凰桥那边,从陈湾下去,陈湾是上千人的大村子,这边的人种植的比较杂。

不像他们村子,清一色的,只有少部分的田地种一些玉米自己家吃。

“收玉米嘞、收大豆子!”

“收玉米嘞、收大豆子!”

大喇叭的声音一直循环着,电流声音很大,但能听出来什么意思。

有些人伸头看了一下,知道是收货的三轮车就回去了。

沿着村子一直跑,这边土路又颠簸,震的两人腰椎都受不了。

“停一下,这边是陈湾老早的场基,还有小卖部,在这里喊就行。”老男人有点受不了。

再这样癫下去,他又得贴膏药了。

“哦。”秦大河连忙停下,熄火。

他也受不了了,原来收货这么辛苦啊,还没开张就累个半死。

不一会儿,就有人过来问玉米和米糠怎么收。

早上已经和厂里联系过了,今天玉米的价格是五毛二,但米糠不知道收不收。

秦大河拿着手机开始询问,那边得知之后表示米糠也要,一毛四的价格。

他撇了撇嘴,一毛四的价格他要收多少才够运费,少了人家肯定不卖,喂鸡喂鸭都比卖了划算。

一斤赚一分钱的话,一千斤才十块,三轮车顶天就运个三四千斤,搞个毛啊。

“大姐,我们收只收玉米和大豆子,玉米五毛哩。”老男人怕儿子第一次收货搞砸了,主动和对方攀谈。

饲料厂收是五毛二加五分钱,他们要把运费减去,开价五毛算很公道了。

“不收米糠啊。”中年妇女明显有点失望,随即开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