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儿600斤玉米,你们把车子开过来收了吧。”
既然种玉米,肯定是知道行情的,大姐也是个干脆人,懒得去磨一分半分了,反正就六百斤。
老男人点点头,让秦大河在这边等着人,他去收货。
“我俩一起,不知道这些道道以后我怎么收啊?”
老男人想了想,确实是这样,儿子得跟着一起去才行。
而且称货也得两个人,大勾秤要两个人抬着才行。
去了地方,父子俩在主人的指挥下,把杂物房的十袋子玉米搬了出来。
秦父不辞辛苦的一袋又一袋检查,用抽检粮食的取样杆插进去,然后查看玉米干不干。
正常来说,肯定是晒干的,晒不干容易发霉,就是农村路滑,得防一手才行。
而且每袋玉米都要颠很多下,再捏底部,看有没有夹带石头。
最后才是称重,父子俩把大勾秤扛起来,一袋又一袋的过秤。
接着用笔记下重量,让主人家确认无误。
“635斤,大姐,总共317块五毛,我第一次收货,按三百二算,你看哈照?”
“中,就按这个价格来。”大姐一听很满意。
把钱付了,父子俩开始装车,一袋六十多斤,要装瓷实了,今天争取把车子装满。
把这边忙完都了二十多分钟,那边又有人找过来了。
这家玉米、大豆都有,而且卖粮食的大姐太能墨迹了。
“粮站都五毛三、五毛四了,你们才五毛收,准备一车赚几千啊。”女人的声音很大,把周围人都吸引过来了。
“大姐,你这话讲滴就不合适了吧,做生意你情我愿,不卖就算了。”
“今天粮站的价格是五毛二,我们一斤赚两分,装满了才三千斤,能赚几个钱。”秦父毫不示弱的讲了回去。
对方女人撸起袖子,又是上前一步。
“你说五毛二就五毛二,再给我加一分钱就行。”
“那不行,你不卖就算了。”
“一分钱又不会受穷,我们老实种地的都被你们害死了。”女人又准备往前踏步,准备让老男人难堪了。
“滚滚滚,不打听一下我秦大是什么人,敢跟我耍泼。”老男人拿着秤竿丝毫不让。
再往前他就揍人了,大不了去大队部一趟,就不信这个村子不讲理。
真不讲理,以后收货的都不会来了。
“儿子,开车,我们换个村子,什么叼东西。”看着对方没有继续往前,老男人说了一句就把东西收好。
心里也十分不满,要不是法治社会,刚刚早就一棍子下去了,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