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至少是在西大陆,广州十三行的名声足够响亮,响亮到托马斯立刻站了起来。
他连声道:“原来是林先生。”
鬼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的林连雀风度翩翩地伸出手,两人相握,“大臣您好。”
“林先生的帝国语说得真标准。”托马斯道。
“各位请坐。”上将给林连雀拿了一只杯子,倒满,而后道:“林老板有一些新东西带给你,托马斯。”
托马斯立刻坐直了,一副洗耳恭听的神色,“请问林先生带来了什么有价值的货物?”
“我带来的不是货物,大臣阁下。”林连雀笑道。
“我带来的是一条新的航线。”
这句话的分量无异于一道惊雷劈在托马斯头上,他是财政大臣,说白了就是管钱的,发财的事在他眼里就是头等大事。
而这世上最会发财的人就是广州十三行,最能发财的方式就是和广州十三行进行外贸,西大陆与远东联盟相隔万里,双方想做生意,必须走海运。
其实陆路也能通往远东,但是必须经过叶尼涅帝国。西大陆五国唯一不信神的就是叶尼涅,神圣帝国和叶尼涅少有来往,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就剩下了海运。
但是海运也有问题亟待解决:神圣帝国的版图即为特殊,西部、南部都有海岸线,西部港口必须经过莱赫王国再北上才能到达,航路长,且经常有海盗出没,所以西部港口的外贸份额始终都不理想。
而南部港口则有更严峻的问题——神圣帝国的南部海岸线极其狭窄,位于一条海峡的最顶端,海峡西侧是莱赫王国,东侧是查理曼帝国,只有海峡最上边的一丁点位置属于神圣帝国所有。
这条海峡被称为“四境海峡”,四境除了神圣帝国、莱赫王国和查理曼帝国之外,横亘在海峡中心地带的,是一座岛。
岛上就是亚历山大城。
如果神圣帝国的船只想要从南部进入帝国,必须走四境海峡,而这就意味着被查理曼帝国和莱赫王国两面夹击,还得绕过亚历山大城,最后才能抵达南部港口。
简直是难如登天。
当年大战期间,四境海峡是战事最高发之地,后来战争结束,三国为了避免纷争,拉锯数年后缔结条约,规定四境海峡只有圣廷有通行权,其他国家的商船都禁止通行。
受到条约牵连最多的就是神圣帝国,本来海岸线就不发达,这直接给废了一个,导致帝国在远东贸易中一直频频失利。从整条选帝侯大街上只有一家远东精品店就可见一斑,比起别的首都远东店铺遍地开花,来慕德兰做生意实在是不容易。
而林连雀说他带来了一条新的航线。
这句话代表了多少金银,不言而喻。
托马斯觉得头有点晕,心说这饼画得也太大了,嘴上忙问:“请、请问林先生,您说的‘新的航线’是指——”
“大臣阁下。”林连雀道,“我们都知道,当年贵国和莱赫王国、查理曼帝国缔结条约,明文规定三国的船只都不允许在四境海峡通行。”
托马斯:“没错,是这样。”
林连雀:“但是,远东联盟的商船则不在此例。”
托马斯听完没明白,反应了一会儿,接着猛地站了起来。
十三行,十三行,金山银海,不离故乡。
远东联盟地大物博,宗主国更是全然自给自足,什么都不缺,每年驶入广州港的商船成千上万,但没有一条出港的船,是来自广州本地。
相传也是因为宗主国的特殊性,十三行商人几乎从来不会派船到他国贸易,所有想和十三行做买卖的国家都必须自己组织商船前往远东。
只有一些散商才会秘密出海前往他乡,朱雀坊中大多数商号都是这么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散商和十三行本家毫无瓜葛,相反,相传许多海外商号最上边的话事人,都是十三行某家的堂主。
林连雀拿出一本账,“区区不才,是十三行白家下辖堂主。”
托马斯翻开看了看,上面是林记商号在亚历山大城的流水,其中的数目足以说明林连雀的身份。
而在账本最后有一个印。
十三行由数家洋行组成,其中最负声名的四家被称为“四大姓”。
身为财政大臣,这个印托马斯也只见过一次。
正是四大姓之一,广州白家的印章。
林连雀:“本家已经和我知会过,若此事成,本家可定期秘派商船前往帝国。”
广州十三行的名声在前,即使是圣廷也要给几分薄面。虽然条约明文规定三国船只都不允许在四境海峡通行,但十三行的商船自万里而来,无论是谁都不会不放行——这样自海峡长驱直入,可以直接从南部港口进入帝国。
“本家已与圣廷议定此事。”林连雀说着拿出一份金色手谕,上面是圣廷签发的通行令。
“因为是秘派,船上货物有限。”林连雀笑了笑,“一船茶货算下来,大概能有五十万银元吧,小数目,大臣见笑。”
五十万银元折合约五百万帝国币,而这只是一艘船的量。
托马斯看起来消化了一会儿这个事实,接着朝上将举杯:“雷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