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点化之惑
这件乾坤一气袋,放在大殿群僧手里,只是一件结实耐用的物品,纵然材质特殊,却完全可以找到替代品。
对黄四喜而言,却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名宿遗物’。
他就开门见山与大殿群僧做交易:
“诸位大师,我想买走这件袋子,当然这是护佛之物,我会打制一件新袋给佛像遮灰挡尘,另外我愿意奉上一笔香火钱给寺庙,足够诸位大师十年用度!”
大殿群僧听完黄四喜的开价,全都有些难以置信。
那件袋子确实有些奇特,存放大殿三十年依旧崭新如初,可见结实程度有多高。
但袋子作用其实不大,当年苦慧大师把袋子置放于佛像手上,主要是用于防火。
可是这么多年下来,寺院没有发生一次火灾,袋子根本派不上用场,反倒要定期清理袋子灰尘。
大殿群僧均想:“这位黄施主提出赠送十年香火钱,着实慷慨的很,不妨把袋子换出去!”
他们已经心动,却是向黄四喜摇起头。
黄四喜见状,以为他们对价码不满意,又道:“假如诸位大师觉得香火钱太少,我可以酌情增加,请诸位大师讲一个数目罢!”
大殿群僧仍旧摇头,开始唉声叹气起来。
这一下子,黄四喜搞不懂他们的意思了。
正要追问时,只见他们走到佛像旁边,取下‘乾坤一气袋’,先把灰尘荡掉,然后折叠起来递给黄四喜。
他们边道:“黄施主把天竺来的大师救回寺内,必有慈悲心怀,既然你看上了这件袋子,鄙寺愿意赠送给你,权当了断你的救助因果。”
嗨?
黄四喜原本以为他们要狮子大开口,想不到他们这么大方,竟然直接把袋子无偿送了出来。
黄四喜猜测他们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就说道:“天竺大师并非贵寺僧人,我救他的因果,应该有他自己了断,我得了贵寺的袋子,香火钱我仍旧愿意奉上!”
他们听了此话,连连朝黄四喜摇手:“黄施主,不管你给鄙寺添加多少香火钱,我们都无福使用的!”
黄四喜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他们立即给黄四喜诉苦:“鄙寺虽然庙小,又偏居化外之地,当地百姓大多信佛,定期会来庙内还愿,添的香火也足!”
西域少林距离中土极远,选在这里建寺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只有这一处区域的百姓崇佛,其余全是其它教区,不允许佛徒传教。
黄四喜道:“信佛者多,这是好事呀,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他们哎哎连叹:“当地官府见鄙寺香火旺盛,竟然让我们交税!黄施主,你给评评理,佛门的钱粮是怎么来的?主要是民间香火,如果香火不够,我们肯定要外出化缘,有时要去官府化缘,再交到官府岂不是多此一举嘛!”
黄四喜旋即问他们:“诸位大师是担心,我给你们的香火钱被当地官府盘剥?”
他们却说:“当地官府虽然贪婪,好在税金并不重,我们可以承受,交税没有关系!”
黄四喜奇道:“那你们在担心什么?”
大殿群僧纷纷手指南向:“山匪!”
“从五年前开始,寺外盘踞一伙山匪,每年必定光临鄙寺一趟,每次都要把鄙寺的香火钱抢个干净!”
“原本我们靠着香火供奉,常年不外出也能维持生活!”
“自从来了山匪后,时常都要外出化缘,如果我们年纪轻,化缘没有问题,可是我们都已经年老,走不动啦,再这样下去,恐怕要难以果腹了!”
“我们给官府交了税,早就报过官,官府倒是派了兵,结果被打的落流水,再不敢去招惹那帮凶人!”
“后来我们就打算自己解决,召集寺院里会武艺的僧徒,陪同俗家弟子一起前往匪窟,结果……”
“哎!”
结果寺内能打的武僧全部遭了山匪暗算,没有一个活着回来。
时至今日,只剩下他们十余位年老体衰的老僧在守着寺门。
那群山匪没有杀他们,绝不是山匪讲道义,而是为了细水长流,年复一年的打秋风。
就算他们是十余位老弱病残,只要寺院大门敞开,就能吸引附近百姓前来上香还愿,每年都能积攒一笔可观钱粮。
黄四喜听到这里已经明白过来,山匪是把寺院当成了小金库,定期来提一次款。
“我可以替诸位大师除这伙山匪!”黄四喜望着大殿群僧:“不过我有一个额外要求,希望诸位大师可以答应!”
群僧与黄四喜讲了这么多,肯定是存有向黄四喜求助的念头,他们先把乾坤一气袋慷慨赠送给黄四喜,其实就是在打交情。
此刻听见黄四喜表态,他们很是欣喜,却也实言相告:“那群山匪有数十人,五年前他们首次入寺,直接把藏经阁内的佛经秘籍洗劫一空,常年累月都在练武,一年比一年厉害,请黄施主量力而行!至于你的要求,只要鄙寺可以办到,自是一概应允!”
黄四喜的要求就是让他们交出寺院内的武功秘籍,结果竟然被山匪全部抢走?“你们藏经阁内一本秘籍都没有剩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