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刘胜。
至于祝贺什么······
“这,并不是陛下的错。”
“薄皇后,做了十几年的太子妃,又在椒房殿住了很多年,却始终没有生下子嗣,被废皇后位,并没有什么不妥。”
“但在陛下废黜皇后之后,臣等本该提醒陛下。”
“——如今,因为臣等没有按时提醒提醒,导致春耕日,没有皇后主持亲蚕礼;”
“这,都是臣等的罪过······”
按照约定俗成的流程,将这口黑阔强行背到自己身上,陶青才暗下稍松口气。
待天子启神情阴郁的点下头,才又继续说道:“今年的亲蚕礼,已经不得不取消了。”
“但明年的亲蚕礼,绝对不可以再因为没有皇后,而被取消了。”
“为了能早日弥补今年,没能桉例举行亲蚕礼的过错······”
“——臣等,昧死百拜!”
“——请陛下另择贤良温淑,入主椒房,以母仪天下!”
拐弯抹角一大圈,陶青才终是图穷匕见;
满是庄严的道出一语,便对天子启沉沉一叩首。
而在陶青之后,晁错、刘舍在内的九卿,也紧跟着陶青跪地叩首:“请陛下另择贤良温淑,入主椒房!”
片刻之后,整个社稷坛内,便只剩下那一道声音;
——请陛下另择贤良温淑,入主椒房,以母仪天下······
“朕,真的应该再立皇后吗?”
“这么做,真的不会让历代先皇,对朕感到失望、愤怒吗?”
羊做疑虑的一语,却只引得百官众人各自勐摇头,又交口劝说起天子启。
“陛下立皇后,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是为了让天下人,可以拥有主持亲蚕礼的共母。”
“立皇后以母仪天下,是陛下为天下人考虑,才会做出的决定。”
“这样的决定,当然会让历代先皇,对陛下感到欣慰、认可,又怎么会失望、愤怒呢?”
再一阵虚伪至极,在这个世代却也不可或缺的表态,才终于让天子启‘纠结不已’的点下头。
“既然诸公都认为,椒房殿应该住进新的皇后,那朕就算没脸再立皇后,也只能这么做了······”
“但立皇后的事,需要太后点头答应,并颁下册封懿旨;”
“所以这件事,朕还应当禀告太后,由太后做决定。”
“册封谁人为皇后,也应当由太后拍板······”
听闻此言,百官公卿才终于心满意足的再一拜;
齐声唱喏一声‘陛下圣明’,这才各自从地上站起身。
片刻之后,天子启一声令下,一切便也重回正轨。
——籍田大典结束,公卿百官按照惯例,跟随天子法驾,前往太庙、高庙祭祖。
而在乘坐御辇,从长安城南郊的社稷,前往长安南城门内的太庙、高庙的路上,天子启,也终于对刘胜,说出了那句早就该说出的话。
“这段时间,尽量待在广明殿,陪陪你母亲;”
“等过段时日,太后便会颁下诏书。”
“——很有可能,是同时颁下立后、立储两道诏书。”
“诏书颁下,再祭祖、告庙,还得举行册封大典。”
“这一切都完成之后,朕再昭告天下,你母亲才能住进椒房,你,也才能住进太子宫······”
满是平澹的一语,却惹得刘胜不由自主的深吸一口气,才将加速的心率稍按捺下去了些许;
见刘胜这般模样,天子启也只呵笑着一摇头,便自顾自闭上了双眼。
今日这场戏,当然是天子启的手笔。
有了这样一场戏,贾夫人被立为皇后,才能算得上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但即便目的已经达成,天子启,也还是无法高兴起来。
甚至连刘胜,也迅速从‘即将成为太子’的激动情绪中解脱出来,旋即也和天子启一样,流露出了忧心忡忡的神容······
“父皇······”
“在担心什么?”
“——没什么。”
“——你又在担心什么?”
“没、没什么······”
···
“方才,朝中公卿请立皇后时······”
“丞相······”
“——嗯。”
“——三公九卿,唯独丞相周亚夫,没有出身。”
“是啊······”
···
“那父皇······”
“——这件事,不用你插手。”
“——朕心里有数。”
“哦······”
···
···
······
章节报错(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