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赤色信仰> 第四章 理想主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理想主义(2 / 3)

“我还以为你是自己想着要独立生活才这么做的。”

“眼下的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还有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平等事件越来越多,组织也因此在这里不断扩大,总有人迈开第一步,总有人要去做的。”

杨悦抚摸着施子贡的脸庞,在黑夜下深情地注视着他深邃的双眼,“子贡,我希望你能够和我走在一起。”

“我会的,给我些时间去探索,又或者,你来给我洗脑。”

“子贡,你是军队的,如果加入了很可能就会是国际纵队的一员,离开我的身边,离开这块国土,而我是宣传者,只能留在国内,所以这段时间你得想清楚。”

“我一直在抱怨的,就是为什么资源不能够投入在我们的地区,别人富了,我还是穷的。还有,凭什么有人高高在上,而我们要低三下四,就冲这个,让我拿起钢枪,去实现共产主义,即便是死,我也会坦然赴之。就看看当下的单极世界,凭什么第三世界国家要一直遭受发达国家的剥削与奴役,而资本老爷们高高在上,一边喊着要保护环境,却又一边为了利益让第三世界的人们去破坏环境,这可憎的嘴脸,是我们该推翻的,就只因为这么一句话,凭什么,换成古代人来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的,组织就需要你这样的。虽然我们不是因为信仰走在一起的,但是我们之间的感情,会是高尚的革.命情谊。”

“因为我对你的好感,无关任何意识形态的影响产生的,仅仅是因为,我对你感兴趣,我又喜欢上了你。”

——

假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施子贡在头一个月体检政审,录取之类的事情花掉了一个月。找工作去工作,加上和杨悦培养感情的时间,和自己的发小度过了二十天,而后就一直和杨悦黏在一起,这一天是时候告别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同村的发小返回自己的老家。

“我要回去了,过些天就开学啦,你自己要照顾好自己,记得吃早餐,不许熬夜,免得又长一堆痘痘!”杨悦对着眼前那个比自己小了三岁的男孩儿说道。

“哎呀,知道啦,明天我也回去了,房东那边的事儿我解决,你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家给我发信息。”施子贡说完便把杨悦搂在怀里,有些失落,夹杂着些许不舍。

“好了嘛,你开学那天我去送你,还会再见哒。”杨悦抚摸着少年的脑袋,这个少年在外的安全感来自于这个比他大了三岁的女青年,这般缺爱的少年怎么会不惹人怜爱。

少年捧住她的脸颊,狠狠吸吮着她的嘴唇,最终两人在车站吻别,少年一直盯着那个身影挥手道别,杨悦一步三回头,但是终归需要分别。

回去的路上,少年有些颓废丧气,昨天结了工资,原来以为可以再好好相处一天,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本地疫情加重,为了不避免被滞留,杨悦的母亲来了电话,让她在今天赶紧回家。

施子贡回到了两人的住所,便忙忙碌碌收拾起来,与其他的三个发小相约明天一起回去,他和杨悦的第一个小窝距离车站较远,而且是一早的火车票,少年只能在这个黄昏收拾行李回去与三人共处一晚。

最后在这个城市的一夜,四人结伴到烧烤摊,他们三人聊的都是工资多少,偶尔会打趣一下施子贡来打个暑假工还捞了个女朋友,说到这的时候四人不禁笑了起来。施子贡还是有些丧气,这可能就是有了对象忘了兄弟吧,三个打出生起就混一起的发小不如一个相伴仅有两个月的女人。那一晚四人都喝了很多,醉醺醺地回到住所,施子贡则是大半夜和女朋友打视频通话,接着酒劲说了声我爱你。这是底层人的浪漫,是现实生活中才会出现的一切,而不存在于那些童话故事和电视剧,有些幼稚又有些成熟,有些欢乐又有些烦恼,这才是世人所共有的。

天微亮,晨曦并没有照射入这片乌黑的小巷,四人早早起身收拾一切,借着昏暗的路灯而行,那四个皮箱的轮子嘎吱作响,吵不吵到谁已经不再关他们的事儿了,不管谁的谩骂和事后来的投诉都已找不到四人的踪影。

他们打了两辆网约车,太早了连地铁都没有开门,只能这般踏上回乡之路。四人困意依旧,仍是撑着入了火车站,到点的时候又匆匆忙赶上车,没有吃早餐也没有喝上一口水,上了车才算松了口气,便不顾一切眯上双眼,这会儿的困意再也无法阻挡,沉重的眼皮子像是挂上了千斤重的秤砣,强有力地往下坠。

路途不算太长,只是绿皮火车已经在这个富强的社会上太过罕见,人货两用,到了哪个站都会停,一停车施子贡便醒过来,并且检查口袋和行李,这份警惕心必须要有的,所以注定她的睡眠不会太过安稳。相反三人则是呼呼大睡,他有些羡慕三人,因为他以往过得太没有安全感,父亲半夜喝醉酒会发酒疯,要么和母亲吵架,甚至动起手来,家穷,他没有自己的房间,就睡在客厅里,大半夜的一个酒鬼躺在他的床上打开电视机,这是他儿时的过往,那会儿的他有的只剩害怕。

六个人的座位挨在一起,对面三人是他的发小,而自己靠在窗边,旁边的两个座位上换了几次面孔,到达中转站的时候,他旁边只剩下一个浑身都是香水味儿的女孩儿,他有些不安,可以说他面对同龄异性都会如此,除了那个他心里一直惦记的,时不时打开手机看看她的照片,也就只有她让他心安。

最后一站到站,四人不紧不慢,等待着其他人先行,而后成为这节车厢最后下车的一批人,回到属于自己的城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