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地着下定决心。
和陈静轩在一起后的清芬再也没下过地,陈静轩干活更要劲了,原先就干的勤快,现在更是没日没夜,整天埋头苦干,清芬父母看着陈静轩这个自己从小到大的孩子心里直叹气,穷就穷吧,只要不让清芬受委屈,这比啥都强。女儿嫁人不就图个能干的丈夫替她遮风挡雨。父母心疼女儿,给女儿做了厚厚的被褥,父母管不了你以后的吃穿,只能保证你以后不受冻,一辈子有被子睡,有棉花被暖和。在父母的点头下,清芬嫁给了一贫如洗的陈静轩。
清芬在屋里操持家务,陈静轩上山下地,炒茶装茶,闲来去开荒,打点野味,挖点野菜,虽然依然是集体挣工分的生活,可自从清芬嫁嫁给了陈静轩,陈静轩真的没再让清芬出过劳力。清芬为陈静轩生了三个千金,陈静轩乐呵呵的抱着孩子说:“清芬,够了,有三个像你的女儿就够了,咱们不求大富大贵,只希望女儿们能像你一样漂亮。”
镇上准备研制炒茶机器,陈静轩因为经验丰富,也被抽去镇上,陈静轩对着一堆器材,反复捯饬,没日没夜的调试,第一台粗制的炒茶机器就此诞生了,虽然机器能减轻筛茶和炒茶的力气,但是陈静轩认为机器的火候和力度不好把控,揉捻更是力度的平衡,机器研制完,陈静轩还是大步的连夜跑回家抱孩子了,顺便把自己舍不得吃的肉带回家给清芬解馋。
到了1971年,信阳地区茶叶评级,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在七十多个参赛队中脱颖而出,当选名优茶。信阳毛尖尤其是龙潭毛尖名声渐渐打响。信阳茶叶厂特地设了龙潭分厂,收购浉河港的茶叶。
转眼包产到户的政策新风吹到了山里,陈静轩也分到了自己的山头,站在自家的山顶,陈静轩拉着清芬向山顶的松树跪拜,“从今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茶山,有了属于自己的茶,我一定会好好干,以后一定让你顿顿有肉吃,我一定会把咱们的茶卖到外地去”。
两个虔诚的身影匍匐在山顶的松树下,许下庄重的诺言。勤劳的陈静轩凭着这些年跟各个村、镇的老师傅学习请教,茶叶炒制很快出了名,陈静轩手快又稳,揉捻轻重有致,炒出的茶清爽、翠绿,阵阵兰花香扑鼻。很快在十里八乡出了名,拜师求教的人络绎不绝。
每个地区的茶,都有许多不为外人熟知的门道、术语。比如信阳毛尖会用筛孔大小分出“一个半”、“两个半”等不同大小的鲜叶标示等级,停留在筛面的大芽和芽叶会被称为“漏头”。又比如在细嫩程度之外,“大山”和“小山”才是价格差别的关键。陈静轩炒茶技艺自成一派,博采众长,凭感觉掌握生、熟锅火候,靠技巧搓得菜条紧、细、圆、直,用眼看鼻嗅而杀青出香。陈静轩家终于过上了勤劳致富的好日子。
从皖西传来的一生一熟两口大铁锅,前低后高,并排安在地面的水泥灶台上。炒茶师傅紧握的茶把子,一米来长,用细竹枝烤出油干透后扎成茶把子。这样的大茶把子,在皖西地区曾用于炒制黄大茶,尖梢弹性十足,可挑扬、可按压拍打、可旋转兜揉,甚至将茶叶团入竹枝间微闷。生熟锅都有专人在屋外火口掌火,生锅用木柴,锅面温度高达160-220℃。鲜叶入锅发出噼啪之声,就证明锅温足够。先用茶把子挑散,有节奏翻炒,变软后用茶把尖梢将茶叶收拢,圆形转揉,待初步成条约五成干时,用力一挑,整锅茶瞬间赶进隔壁的熟锅里,进入整形干燥的“熟锅”步骤。
生锅决定杀青是否到位,以及高温促成的香气转化。熟锅则适合用木炭加温,锅溫低一点,慢慢整形。前半段仍然用茶把子边转边揉,后半段精制成条,需在锅边坐下,手掌抓进一把茶,紧捏“抓条”,捏出条形,同时以拇指从虎口甩出,茶与锅边碰撞,促进“细、直”,称为“甩条”。龙井是扁形茶,做形时需反复按压,信阳毛尖是针形茶,不知为何抓条、甩条的工艺,素来被认为是模仿龙井。总之经过长时间的抓、甩,熟锅边缘逐渐堆积出一层茶毫,而毛尖的形状,也变身为细、圆、光、直的墨绿针形。
传统制作生熟锅茶灶并排,杀青到位,大茶把一挑,“过桥”到熟锅甩条做形,熟锅出来的茶,轻轻堆在锥型焙面上,炭焙三道,毛尖即成。制茶师傅赤膊挥舞着茶把子,汗珠从头上后背滑下,噌噌脆脆的茶把子划过茶锅的声音,一挥一压一抖,生锅炒完,直接挥动茶把子过到熟锅。最后经过人手完成抓条、甩条,和低温炭焙。
说起包产到户后的好日子,清芬合不拢嘴,生活总会馈赠勤劳的人,陈静轩那几年手艺没荒废,反而勤学苦练成为了大师傅,所以后面十里八乡甚至全市出名,没底的孩子更要努力奔跑。
1982年,信阳毛尖被国家商业部评为中国名茶。1985年,信阳毛尖获得国家优质食品奖。1986年,再次被国家商业部评为中国名茶。1988年,获得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0 年龙潭村炒制的信阳毛尖参加国家评比,取得了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在全国优质食品评选会上被列为国优名茶榜首,获首届国货精品奖。比赛时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