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周三,天气晴。
【我在球场一眼就看出他满身心事,也想学老余安慰人那样,局促又蹩脚地拥抱一下他,在他耳边说没事,总会有天晴的。
可是思来想去,还是没敢。】
四人小分队出行在即,林琳零零总总塞了半箱的裙子,余愿不紧不慢,还趴在书桌前细细翻看几天前的日记。
关于他的记忆,好像又多了一段。
不出意外的话,即将到来的旅行还会多出很多段关于他的回忆。
像攒星星的玻璃罐,就这样一段,一段,慢慢积攒起满满一罐。
因为积攒不易,她甚至小气到不想给别人看。
作为行李箱封箱前的最后一件行李,就是这本日记。
余愿把它合上,小心夹在两件衣服中间,仔细铺平,生怕皱了。
林琳整箱都是衣服,赵女士给她带的,起码半箱是药,除了她日常吃的,还有些头疼脑热,感冒咳嗽,家里的常备药。
赵女士放心不下地过来嘱咐,“余愿,明天一早就出发了,这次去爸妈不在身边,你要是忽然觉得身体不舒服,一定第一时间给我或者你爸打电话。”
余愿点点头,“好。”
林琳收拾完毕拎着箱子站在旁边,主动说,“放心吧小姑,我会照顾好她的。”
赵女士心里尽管不愿让她去,表面却也没再说什么。
车票,酒店都已经订好了,她也不想泼女儿冷水,只得最后又唠叨一句,“注意安全,有些地方乱,你们两个女生晚上千万别单独出门。”
余愿合上箱子,认真点头,“嗯。”
林琳笑着说,“收到,保证完成任务。”
明天一早出发,身份证已经提前装进了随身的小包里,作为第一次没有家长的出行,仿佛在行使十八岁到来时莫大的权利。
四人小群里姜南发了张照片,图上是一个行李箱和满满两大袋子零食。
配文:【兄弟们,明天路上的口粮有了。】
林琳在底下回复一个碰杯表情包,闪着五彩花字,土到极致。
之前姜南在四人群里问赵思婷去不去的后续,余愿退群没看到,事实是陈知让在那几分钟后回了句:【别了吧,她们两个和赵思婷都不太熟】。
陈知让好像总会在这些细枝末节里,关照别人的感受,哪怕那晚她“无情”地拒绝了他的好友申请。
想到这儿,余愿点进那个聊天记录寥寥无几的对话框,也特别关照一下陈同学。
余余余余余:【明早出发,陈同学早点睡。】
余愿单纯觉得把陈知让这三个字打出来太过于书面,随手替换成“同学”,发出去又惊觉其中暧昧。
陈知让没给她撤回的时间,发来一句。
CZR:【嗯,要睡了。】
平平淡淡,没她内心的千回百转。
余愿轻舒口气,还好,他根本没在意。
CZR:【你也早点睡。】
余愿捧着手机轻轻点头,嗯,晚安。
-
这天晚上余愿其实没怎么睡好,一边期待着明天开启的旅行,屋外又恰巧下了整整一夜的暴雨,雨声很大,大滴大滴地砸在玻璃上,吵的人睡不着觉。
就这么将睡未睡,到了天明。
姜南住得远,直接去了车站等,他们三个同小区,提前约在小区门口见。
余愿拉着箱子,听林琳在耳边喋喋不休,“遥塘那边人都吃辣,好想去吃顿火锅,要爆辣,还有烟火晚会,我帮咱们订了最后一天的票,也算是给遥塘之行一个完美收官。”
“等看完烟火晚会再往北走,去江城,又能玩儿几天。”
余愿只听,不插话。甚至小没良心,听得三心二意,只顾得时不时左右看,想着陈同学会不会睡过了头。
在她第七次偏头看时,那个一向准时的少年终于拖着个黑色行李箱,姗姗来迟。
清晨小区里人烟稀少,他拖着行李,步态不紧不慢,懒懒散散。
等人走近,他抱歉说,“不好意思,闹钟没响,来迟了。”
话音带着初醒时的哑意,眼底可见淡淡的乌青,头发也不听话地翘起一撮,有些乱,像刚从被窝出来就拎上行李匆匆出了门。
应该也是被雨叨扰了一整晚。
“没事,反正还早。”林琳拿手机叫车,确认站点,“那我就叫车了,北站是吧。”
陈知让站在边上,点头“嗯”了一声。
借着等车的一小会儿时间,余愿问他,“你吃早饭了吗。”
陈知让抬眼,多少还没睡醒的样子,“还没。”
余愿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拿了两样单独包装的小点心出来,中式糕点,油皮纸包,“我带了很多,你拿些吧,等下去车站检票入站也顾不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