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爬坡岁月> 牌坊中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牌坊中学(4 / 8)

的校园又会安静下来,变得死一般的沉寂。周末或者节假日不上学的日子,牌坊中学从早到晚难得见到一个人影,如同一座香火不旺的寺庙。

王加根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打开收音机,收听英语广播讲座。听完讲座,再开始背单词、读课文。当王家岗驻军部队方向传来嘹亮的起床号声,他就换上运动鞋和运动衣出门锻炼。出学校大门向北,朝着花园铁路技校的方向跑步,跑到驻军部队营房那里再折返。赶上兴致高的时候,他会跑得更远,上孝花公路,一直跑到官塘水库。返回学校之后,赶紧刷牙洗漱,到学校食堂过早,精神饱满地投入一天的工作。备课上课改作业,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好班级管理。不过,八小时之外,他大部分时间还是贡献给了文学创作。特别是每天晚饭之后,从学校周围的田野散步回来,他就钻进那间十几平方米的斗室。拉开电灯,关上房门,开始静心地读书或者写作。

周末是最甜蜜的日子。他会骑上那辆载重自行车,长途跋涉,前往百里之外的方湾中学与情人相会,了却一个礼拜的相思债。方红梅有时也会来牌坊中学陪伴他。两人厮守在空荡荡的校园里,如同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

王加根发现,牌坊中学的管理文化和工作氛围与襄花小学明显不一样。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学校领导比较随和,没有官架子,不装腔作势,与教师之间关系比较融洽,不像襄花小学那样等级森严。学校领导开会时提的要求很高,讲得很严肃,但真正执行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管理松懈到了放任自流的程度。上班时,只要教师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领导们就高枕无忧。虽说学校有坐班制度,但执行得不严格,环境非常宽松。全校教师集中在一起办公,大家该干活儿的时候干活儿,活儿干完了,就谈笑风生。哼几句流行歌曲,唱两段京剧或者楚剧,甚至可以把桌上的东西挪开,杀几盘象棋。没有人干涉,也没有人觉得不正常。学校领导甚至会站在旁边观战,为下棋的人呐喊助威,帮忙支招儿。

王加根还发现,牌坊中学的酒文化和牌文化氛围特别浓厚。

开学典礼那天,学校食堂准备了三桌酒席,全校教职工会餐。菜堪称丰盛,白酒随意喝,每人还有一瓶啤酒。大家划拳猜令,吵吵嚷嚷,喝得面红耳赤,撑得肚子溜圆,不停地伸长脖子打嗝儿,还有人当场就吐了。接着,是考上中专的学生请客,排队举办谢师宴。还有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新生家长,也到学校来请老师们去家里坐坐,旨在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生家长请客都是倾尽财力,拿出家里最好的吃食,搞得相当丰盛,甚至有点儿铺张。不管老师们能吃多少,菜的数量、份量和质量都追求高大上。宁可浪费,也要表现出慷慨大方,显示请客的诚心。

王加根因为单身一人住在学校,又过早地暴露了酒量,有学生请客时,大家都会把他拉上。开学个把月,他已经去过好几个学生的家里。胡吃海喝,让他的肠胃都有点儿不堪重负。

如果教师家里有红白喜事,大家自然都会去送礼捧场。即使没有红白喜事,平时遇上一点儿沾喜气的事情,大家也会以此为由头,吵着闹着聚餐。炊事员肖金平照校领了补助,专门为此请客,王加根当时感觉有点儿挨宰的意思。可是,后来出现的一些请客理由更奇葩,让人啼笑皆非,觉得不可思议。抹牌赢钱了请客,考试得奖了请客,评上先进了请客,添置新衣裳了请客,戴上手表了请客,买自行车了请客……几乎每天都有人主动掏钱,让炊事员肖金平跑路,去花园镇买菜回来加工,在食堂里请大伙儿喝酒。

牌坊中学有个教师调到桥西中学,大家帮他搬运行李,为他送行。结果,那位教师把所有帮忙的人请到馆子里吃了一顿,花了二十多块钱。王加根知道这事后,感觉很不好意思。因为他从襄花小学来这里报到时,行李也是四个青年教师用板车送到牌坊中学的。他不仅没有请别人吃饭,连水也没有给别人喝一口。

如果实在想不出请客的理由,酒瘾又犯了,还是有人提着酒瓶子到学校食堂,让大家把饭菜汇集在一起,推杯把盏地喝起来。大家围在水泥乒乓球台子周围,站着或者蹲着,喝劣质酒,吃家常菜。这样的聚餐与社会上盛行的公款吃喝相比,显得有点儿寒碜,但教师们照样吃得津津有味,喝得痛快淋漓。大家不愿意独自关在宿舍里喝闷酒,喜欢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图的就是喝酒时的热闹气氛,寻求一个交流感情的机会,用酒来驱赶寂寞、排遣烦忧,用酒来庆祝成功、分享快乐……酒喝完了,接下来的节目就是打牌——抹扯胡,也不知道这种纸牌游戏怎么会有那么大的魅力。牌坊中学的教职工中,除几个女教师以外,几乎每个人都喜欢玩这东西。他们利用午休或者下班之后的休息时间,聚到某位教师的宿舍里抹得热火朝天。有时还通宵达旦的玩儿,整晚上不回家。

王加根有时参加饭局喝酒,但绝不染指抹牌。他觉得这种游戏太耗时间,而且生疏感情,无异于浪费生命。他一直以自己不会玩为借口,拒绝参与这种游戏。即使是学校领导撺掇,也不去学习和研究这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