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9(1 / 3)

琼园乃王家的一处园子,在京城外落霞山下,地处僻静。

每年春夏之交,满园琼花盛开,云蒸霞蔚,美不胜收,因此得名。

只是眼下正处隆冬,并非赏花时节,园中万物萧条,少有人会往那里去。

听他说完,宋玉聪双足似被冰凌骤然冻住,不能挪步。

他抬眸望着宋玉光,面色发白:“大哥何时知道的?”

宋玉光睥着他,并不言语。

只一息,宋玉光举步朝垂花门走去,留给他一道颀长高俊的背影。

寒风裹挟来他的话,清冷疏淡:“比你早。”

望着他背影,无数的情绪重重压在宋玉聪心口。

良久,他长长舒一口气,敛起清湛的眼眸,举步朝里去。

爹娘以为大哥一心为他好,才向王家借到琼园,不住地叮嘱他用心温习,莫要辜负大哥的良苦用心。

宋玉聪拜别父母,登上马车时,回眸望一眼侯府,眼中划过一丝茫然。

若他能不瞻前顾后,如大哥一般雷厉风行,是不是已然如愿以偿,携佳人出京?

不,不可能,大哥根本不会给他机会。

大哥早已识破戚凤箫身份,戚凤箫对此一无所知,宋玉聪想给她递一封信,提点一二。

念头一起,便被他掐灭。

若当真为她好,他便不能再与她有任何牵扯。

“走吧。”宋玉聪隔着锦帷,冲车夫吩咐。

忠勇侯府正院,戚凤笙与陶嬷嬷跪在庭院中,身子已开始摇晃。

宋玉光步入庭院,脚步不疾不徐。

“玉光,你这是何意?”

见到儿子眼睛复明,侯夫人自然欢喜,可她不明白,凤笙好不容易守得云开,摘下面纱,玉光还是亲自去把人接回来的,怎得不分青红皂白叫人罚跪?

不管是王家,还是忠勇侯府,都没有这般磋磨自己媳妇儿的,王氏很不认同,面色也不好看。

“母亲先回屋歇着,儿子待会儿进来同母亲解释。”宋玉光虚虚扶住侯夫人手臂,淡淡瞥一眼乌嬷嬷。

乌嬷嬷明白他的用意,当即哄着侯夫人进屋去。

北风寒凉刺骨,庭院地砖冷硬似铁。

戚凤笙冻得唇色发紫,她已不记得自己跪了多久,只记得满心欢喜跟着世子来正院请安,谁知一进院门,世子便变了脸色,摘下绸带,嫌恶地瞥她一眼,命人将她和陶嬷嬷拿下。

世子眼睛好了?何时好的?

世子只看了她一眼,戚凤笙便立时惊觉,世子知道她不是原来的世子夫人。

难道他眼睛一直都是好的,失明只是出于某种目的的伪装?他一早就见过戚凤箫的面容,只是戚凤箫自己不知道?

无数的念头自脑海纷涌,终被寒风吹得凌散,越发理不清。

戚凤笙发现,她以为能拿捏的瞎子,她连看都看不透。

只是,世子没告诉侯夫人,事情是不是还有转圜的余地?

待侯夫人进屋,戚凤笙心存侥幸开口央求:“世子,我究竟犯了什么错?”

陶嬷嬷年纪大,已经冻得开不了口,一脸灰败望着宋玉光,只求他开恩让她们起身。

宋玉光没应话,而是转而问翠浓:“几时了?”

与翠浓说话时,他语气还勉强有几分人气儿。

翠浓隐隐猜到什么,又不敢深想,只顾着听命:“回世子,已过申时。”

言毕,目光快速扫过戚凤笙主仆,硬着头皮补了一句:“她们已跪了一个多时辰,若再跪下去,恐怕会闹出人命,要不先让她们起来?”

“箫箫。”宋玉光轻唤。

“世子,我在。”戚凤笙知道,世子为戚凤箫取了个小字,正是“箫箫”二字。

暗地里劝慰了自己好几日,她心中依然膈应。

可笑,她才是世子夫人,却要时时处处模仿戚凤箫,还要顶着“箫箫”这样的小字。

原本,她信了戚凤箫的说辞,世子只是喜欢吹箫,才碰巧为戚凤箫取了这样的小字。

此刻她却骤然明白,世上根本没有这么多巧合。

戚凤箫被骗了,她也被骗了,世子早已知晓戚凤箫的身份。

宋玉光轻嗤一声,嘲讽意味十足。

他仍是问翠浓:“若箫箫在,恐怕也不想闹出人命,是不是?”

闻言,翠浓眼皮猛地一跳。

啊?

啊!

世子果然知道回来的不是少夫人,世子什么都知道!

翠浓不想跟着戚凤笙,她更想跟着戚凤箫。

一时间,她激动得语无伦次:“对,对!少夫人最是心软。”

言毕,她才发觉,自己的话哪里怪怪的。

毕竟,跪在地上,人不人鬼不鬼的戚凤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