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及笄之礼(5 / 9)

和他在一起,轻松自在,就像在云台山时一样,没有拘束,没有顾虑,没有负担。想起李恪,心里只能长叹一声,每次和李恪见面,两人都相谈甚欢,可是一旦分手后再想起他,只觉前路茫然。

送走宾朋,李瑶请李靖夫妇的示下:“祖父,祖母,早闻前朝萧皇后的大名,明天萧师兄要去看望她,我也想去,行吗?”

李靖夫妇对视了下,师妹去看望师兄的表姑母,勉强……也说得过去。张老夫人和蔼地说:“你想去就去吧。”

其实张老夫人再次见到萧远,十分的满意,自然乐见两人来往。心中还暗想,该找个合适的时机,把亲事跟瑶儿说道说道。

次日,萧远准时到李府,两人各骑一匹快马朝兴道里飞奔而去。出发前,李瑶已安顿好方夫人、贺盼儿、方小宝,让周三问、彩霞陪他们到东市、西市逛逛,采买贺盼儿婚事所需。

兴道里一个普通的门户前,萧远下了马,李瑶跟着也下了马。

叩了几下门,一个男仆开了门,见两人相貌、衣着不凡,男子说“拜见表姑母”,就领两人进了院子。

这是一个三进的庭院,亭台、回廊俱全,正房、厢房数间,往来仆妇数十人,基本就是长安城里一个中上等人家的样子。

内院正房内端坐着一位夫人,一名丫鬟随侍。见到萧远、李瑶二人,夫人缓缓起了身。

李瑶随萧远行了礼,知道这位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萧皇后了。

乍一看,萧皇后大约四十出头的样子,只眼角略有皱纹,肌肤还是白玉般无暇细腻,身段也甚是妙曼,尤其眼波流转间,风流天成。看来传闻不虚。仔细再看,她的一颦一笑,却是阅尽沧桑、参透世事后的淡然。算算她的年龄,其实已有六十多岁了。想想,她曾母仪天下,曾亲敛亡夫,曾流亡异族,最后终老于长安。人生大起大落莫过于斯了。然而,上天给了她多舛的命运,岁月却格外厚待她的容颜。

看到她,李瑶想起了长孙皇后,有些怅然。两位皇后都是幼年苦楚、寄人篱下。长孙皇后嫁了个好丈夫,享尽尊荣,可惜三十六岁就亡故;萧皇后半生颠沛流离,最后却能安享晚年。命运并没有厚此薄彼。

萧远介绍李瑶:“这是我的师妹。”萧皇后点点头。

姑侄俩随便叙了叙话。

李瑶觉得有些兴味索然的时候,忽听萧皇后叹了口气,说:“我这一生,世人享受不了的荣华富贵享受过了,世人忍受不了的颠沛痛楚也经受过了,没什么放不下,只一件事至今后悔。”

李瑶以为她会说她后悔没有劝阻炀帝荒淫误国之类,谁知萧后说:“我只后悔当初皇帝后宫无数,我偏容不下宣华夫人,只是因为我嫉妒她比我年轻貌美,又恨她陈家夺了我萧家的天下。唉,那日,她不施脂粉,钗环尽卸,跪于我的寝殿外,苦求我能在大兴宫内给她留一容身之所。我见她衣衫单薄,神情凄苦,不仅不怜悯于她,反而更加憎恶,以为她就是籍此博取的皇帝的垂怜……她被赶出宫,受了无数苦楚委屈,回宫时已是憔悴不堪,不久就去世了。可怜她才二十九岁。我只叹自己时运不济,焉知不是我当日造下的孽障。”

李瑶知道萧皇后说的这位宣华夫人,乃南朝陈宣帝陈顼之女,陈后主陈叔宝的同父异母妹妹,说起来是金枝玉叶,其实一生都是倚人屋檐凄凉悲苦。陈亡国后,十来岁的陈氏配入掖庭当宫女,后成为隋文帝妾。独孤皇后悍妒,文帝偷偷临幸了尉迟迥的孙女,独孤皇后趁文帝上朝,便命人打死了这名宫女。后宫人皆活得战战兢兢。文帝崩后被迫为炀帝烝,又为萧后不容,被迫出宫,复回宫后不久便病逝。纵有倾国倾城貌,奈何无依无傍身。

姑侄俩并未聊多久,萧远起身告辞。

李瑶先出内院。萧远道:“稍后会有小厮送来二百银两,请姑母笑纳,万勿推辞。”

萧皇后点点头:“多谢了”。又问:“那姑娘,只是你的师妹吗?”

萧远淡淡一笑:“她是李卫公的孙女。”

萧皇后“喔”了一声,半响才说:“那她……是个有福气的人了。”

萧远扬了扬眉,并不答话,拱拱手,拜别而去。

看着萧远的背影,萧皇后心想:她生的那样美,本不是好事,可她偏偏活得很随性,那是她有那样的家庭为倚靠;而你,以前从不曾带女子到我这里来,你待她大不同。她有美貌有武艺有主见,又有她的家人,有你,她的命运,自然不会错的。

想想自己,萧皇后叹了口气。往事不堪追忆;而身后,韶华已远,余生茫茫。

李瑶等在院子门口,两人遂骑马并骑而行。大约两人外貌、气度实在出众,路人纷纷驻足探看,两人也不在意。

李瑶问:“萧师兄,和师叔汇合后,你有什么打算?”

萧远说:“昆仑山那边还有事,等罗师叔这边的护卫行事情一毕,就去昆仑山。”

郁净泓早已不理俗务,但他毕竟在昆仑门中地位崇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