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有许多事需得到他的首肯,他就把这些事交予萧远。吐谷浑之役后,圣人赐予了昆仑门大片的良田。方廷轩和萧远商量了下,把这千顷良田的打理、用途做了个安排。这千顷良田的出息,加上昆仑门历代掌门置办积累下来的产业,虽不能让昆仑门上下人等锦衣玉食,却足以衣食无忧。罗厚烨护卫康瓦尔商队返回康居,所获甚丰,足以说明以信报辅助护卫行之前景可观。两桩事情一桩关联朝廷,一桩关联商队,所获的成功,证明了信报的重要性。两人又把昆仑门涉及到的营生、人手做了调整,突出了天机阁的地位和作用。昆仑门天机阁日益强大,隐约已有江湖第一信报门之势。
门中俗务既定,郁净泓交予萧远一件重要事情。这件事压在郁净泓心中很久了。之前萧远年纪尚轻,需要历练。经过这两件事,他认为萧远足堪此任。他要萧远去秘密调查他的大弟子白锦士之死。
长久以来,白锦士之死是郁净泓心中难以痊愈的伤痛。他无妻无子,在没有遇到萧远之前,只收了白锦士这一个爱徒。两人名为师徒,情为父子。白锦士本名“白锦仕”,父隋废太子杨勇幕僚。仁寿末年(604年),杨勇被杨广矫诏赐死,白锦仕父被斩杀,母自缢。白锦仕流落乡野,后为郁净泓收养,易名“白锦士”。
白锦士聪颖、勤奋,得郁净泓亲力传授武功,十六岁时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湛,昆仑门年轻一辈中出类拔萃,无出其右。郁净泓思忖,昆仑门下一代掌门人非白锦士莫属,既如此,就需多在江湖行走历练,结交知己,惩恶扬善,日后好接过他的衣钵。于是,武林中就出现了一位白衣飘飘的英俊少侠,这位少侠武功高超,性情刚烈、嫉恶如仇,行侠仗义,扶危济贫,不过年把的时间,江湖上就渐露头角。
大业十二年(616年),少林普云方丈在嵩山太室山峻极峰发起一场武林大赛,遍邀天下英雄。大赛的结果,少林普云方丈、昆仑门郁净泓、重玄派玄业真人、江南第一山庄水镜庄庄主谢天涯四人并称“四大宗师”;益州唐门毒药天下第一;年少一辈,昆仑门白锦士独步武林、无人与之争锋。
那年的武林大赛,其他年轻人在他们四宗师任一人手里都过不了百招,而白锦士是唯一能分别接过普云方丈、玄业真人、谢天涯各三百招而不落败的年轻人。他实在耀眼的很。当时,白锦士跟普云方丈拆过了三百零八招,台下已是掌声雷动,是白锦士自己坚持,歇息半个时辰后,还要分别和玄业真人、谢天涯过招。
昆仑门出了一名宗师、一名少年英雄,声誉日盛;而白锦士,一时名噪江湖。人人说,他必将是即郁净泓之后,昆仑门又一位宗师。然,大业十四年,白锦士二十二岁,风华正茂、前程似锦的他却突然暴毙,似一颗耀眼的新星升起在夜空,璀璨夺目,光华无二,却突然陨落。
心爱的弟子突然离世,郁净泓痛心之余发誓要查出幕后真凶,然苦苦追查一年有余而不得。那时他还是昆仑门掌门,门中多少事务等着他料理筹划,一年后他只得重返云台山。门中最有前途的弟子暴毙,本门却查不出缘由替他报仇,于郁净泓是亲人离世的悲痛,于昆仑门是声望的打击。
郁净泓年岁渐老,年轻一些的方廷轩、罗厚烨渐成后起之秀,方廷轩打理门中事务、罗厚烨经营护卫行都游刃有余、颇为出色,无奈在武功修为还是有所欠缺,于“宗师”还是有些差距,昆仑门似乎后继乏力。直到郁净泓又收了萧远为徒,直到萧远武功渐成。
唯二的两名弟子,郁净泓在心中把他们两人做了比较。两人都天资极高,修炼武功都极其勤奋,这是他们年纪轻轻就能脱颖而出的原因。但两人在性格上差异很大。白锦士刚烈,似一柄绝世宝刀,刀锋所至,锋芒毕露、万众瞩目;萧远内敛,更像一把隐世名剑,需出世出鞘,世人方知其万丈光华。
当年白锦士下山闯荡江湖一年多,就在江湖上刮起一股“锦玉刀”的旋风;而萧远筹建、统领天机阁数年,江湖中只有关于天机阁阁主武功出神入化、其人神出鬼没的传说,除了郁净泓、方廷轩、罗厚烨并天机阁几个头领,无人知道天机阁阁主是谁。昆仑门余人也仅以为萧远是个武功高强的门中弟子而已。
萧远一边投身吐谷浑之役,一边调度天机阁弟子及时传递消息给罗厚烨。他同时指挥两路人马,从容若定,两桩事情都取得极大成功。而他并不因此沾沾自喜,反而风轻云淡的很。
郁净泓自有想法。在玉虚峰之巅,他问萧远:“你先祖也曾面南称帝,你的祖父父亲给你留下大笔家资,如今你在昆仑门也是深孚众望,又统领天机阁,你是否想过像你先祖那般,先建功立业,然后问鼎天下,再重建萧梁?”
萧远静默半响,才说:“徒儿从未有此志向。梁为陈灭,可是梁的天下也是从齐手中夺得,这天下本来就不会永属一姓。萧家气数既已在祖辈手里殆尽,我又何必逆天行事?”
郁净泓捻须不语。
萧远接着说:“自刘裕建宋至今,皇朝王权更迭何其之快!随师傅您行走江湖这些年,常见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