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杜映雪还没有出生。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六十年代初都可以称得上是至暗时刻。严重的经济困难令全国人民举步维艰,近乎找不到生存与发展的出路。
为了缓解民众情绪,将各族人民更好地凝成一股绳,全国城乡范围内兴起了相应的教育运动。在农村地区,主要的活动内容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发展到后期,则是变成了“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在城市地区则是开展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主要集中于国家机关及各省、市、区级机关、工业交通财贸单位和文教单位的企业以及军队各单位。
在这历时三年多的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杜英与杜俊兄弟俩也都有被波及到。不过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城里,兄弟二人要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不过最后都安然度过就是了。
当时杜英还不是大队长,只凭借在布庄店多年的工作经验,算得上生产队的会计人员,负责清点与核对每队的财物和账目。
“四清”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时,杜家庄生产队里首当其冲被查的便是杜英。
可教育小分队通宵达旦彻查账目细节后,竟没有发现一丝出入,这可是他们从展开活动一来遇到的头一例。
像附近的南枝村、朱音庄这些大村子里,生产队每年的账目几乎都有含糊之处,有些甚至存在重大漏洞,而会计负责人也早就被抓起来严肃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群众侮辱、游街体罚等原始的方式。
所以在对上这个面色自如、任由他们彻查的高个男人时,小分队成员们也都狐疑起来。原本他们是完全不相信处在这个绝佳位置上的人会不贪不偷不拿,可经过仔细核对,经验老道的分队领头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叫杜英的男人的确是两袖清风。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杜家庄生产队就都如此干净,恰恰相反,小分队经过为期半月的探查,揪出了不少多吃多占、欺压群众的社员乃至生产队队长。
这些人的下场自然不会太好。
尤其是仓库管理员老曹。据他交代,队里几乎有半数的领导干部都与他牵扯不清,或是以权要粮,又或是进行过利益交换。
小分队队长自然觉出能从这个曹德贵身上挖出不少东西,所以前前后后审了对方将近一周,果然攀扯出了许多人。
与此同时,常兴旺作为杜家庄再普通不过的清白群众,完全要比一般人更欢迎这场大快人心的“运动”。以他在队里的地位,向来只有卖力气的份儿,却是从来机会沾过一丝好处。
所以他恨那些道貌岸然的干部班子,但更恨明明有机会吃拿卡要却非要故作清廉的杜英。
要知道这会儿家家户户都吃不饱,有些人甚至会饿到啃树皮吃柳叶,他杜英家那么多儿子张着嘴,他才不信杜英真能抵挡得住那样的诱惑。
既然账目没问题,那就肯定是在仓库里做手脚了!
于是曹兴旺趁没人注意,摸黑跑到教育小分队的休息处,添油加醋地向队长告了状,说是自己曾亲眼看到过杜英与曹德贵交往甚密,有好几次都从仓库提着东西出来。
队长自然不可能不理会群众的举报,于是又马上将被折腾得近乎脱水昏厥的曹德贵揪起来,厉声问他关于和杜英的利益往来。
可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神志不清的曹德贵听到这个名字,第一反应竟是连连摇头,矢口否认:“杜英那人从来不会单独与我见面,有好几次我想让他在账目上动些手脚,追着要给他粮食,他都不要!”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没有人质疑这话里的真实性。毕竟曹德贵经过一周的折磨,心理防线早已全然崩塌,将过往的不轨交代得干干净净,再没有理由和能力去刻意隐瞒。
而且以曹德贵的罪状,估计不死也得脱层皮,又正巧撞上严打,肯定是被拿来儆猴的那只鸡。
所以曹德贵供出杜英与否并不影响他个人的罪责轻重,如果真的和杜英有过首尾,此时交代出来也无妨。
但曹德贵如此恳切地否认,也恰好能与杜英那边的口供对得上,所以教育小队放下疑窦,没再揪着这次举报不放,反而是狠狠训斥了唯恐天下不乱的常兴旺一番。
在那之后,杜家庄的生产队可以说是经历了大洗牌,一大半领导班子通通下台,而杜英与常兴旺也被分在了同一队中。
此事过后的常兴旺心里很是忐忑了一段时间,每每上工都要重点观察杜英一番,想看出对方是否知道是自己告的密。
可无奈杜英无论何时都是那副令人生厌的淡然样子,常兴旺完全无从得知,索性也就不想了,反正就算杜英知道,他也不能拿自己怎么样。
可令常兴旺没想到的是,就杜英这种三棍子打不出个闷屁的人竟然会这么受欢迎,大伙儿最后还推举他当了大队长,这可把常兴旺气得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