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9章 各方(1 / 3)

光天化日之下,董太师仍然温热的首级就这样被吕布挂在腰间。

同一时间,毕圭苑大营中至少上百人目击到了这骇人的一幕。

爆炸性的消息在军营中传开,气浪之迅猛,就像要把头顶的天也掀开一样。

董太师死了!

每个人都忍不住与身旁的同袍面面相觑,然后在对方脸上看到了不知所措的神情。

吕布突然就这么反了?

如果他真的反了,那此时远在东线的联军和驻扎在隔壁的兄弟部队哪个更需要防备,这个问题就不言而喻了。

在一些已经得知消息的中下层军官的自发组织下,西凉军已经做好了火并的准备,只等上面的人下令,就要先发制人。

毕圭苑中气氛变得肃杀,双方剑拔弩张。

不同于历史上董卓死于计划周密的谋杀,以至于董氏其余掌握兵权之人还没来得及组织起反抗就被很快干掉,此次吕布激情杀人,却是让西凉军中其余的实力派都存活了下来,不至于群龙无首——倒霉的胡轸不算。

比如奉车都尉董旻,作为董太师的亲弟弟和当初入雒阳夺权时的

再加上侄子董璜、女婿牛辅和李儒,这几人就是现在西凉军事实上的最高决策层了,其中牛辅虽是女婿,兵权却最重,李傕、郭汜、张济和贾诩都是他的直系部下。

董旻环顾三人一圈,最先开口道:“文优,我兄生前对你言听计从,眼下怎么办,你先说吧!”

“这里都是一家人,时间紧急,我不多说无用之言”,三人注视下,李儒声音哀切凄婉,说的话却斩钉截铁“立刻撤回长安,越快越好!”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原因很简单,三人都以为应该给董卓报仇,毕圭苑是个大军营,并州骑兵的优势施展不开,短兵相接之下,西凉军人多势众的优势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付出一点代价,未必不能将之全歼于此地,胜算可谓相当大。

而且作为董卓最信重的女婿,大家都以为李儒应该是最支持这件事情的,没想到他一开口,却是让众人赶紧收拾细软跑路!

李儒这么说,自然有更深的考量。

从战略上看,原本董卓留驻雒阳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西迁的朝廷断后,确保“天子和朝廷”这个独一无二的核心资产始终握在自己手中,如今他一死,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就是那些已故大将军何进的属下失去了效忠对象,使得董氏对北军五校的控制直接消失。

单单这一下,说是实力骤降一半也不为过。

其次,并州军不仅脱离了掌控,而且成为近在咫尺的威胁。

有多近?

两家的营寨直接就是连在一起的,没准上午还在一块吃朝食呢!

考虑到东面还有联军虎视眈眈,西凉军现在身处死地,一旦发生火并,联军闻风而来,到时候数万凉州人便是插翅也难飞出雒阳。

为董卓报仇固然重要,可作为谋士,此时应该想的是如何带领众人逃出生天。

李儒的想法很简单——不能拼命,拼命还拿什么挣钱啊?

保住手上的西凉军,以最快的速度回到长安——最好是趁小朝廷没得到消息之前,利用董卓生前形成的统治惯性再次掌控住天子,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为己方止损。

“文优说的这叫什么话?”,牛辅听完就不乐意了,“杀害舅姑的凶手就在你我眼皮子底下,我等不思报仇,反而要跑,岂不是枉活一世?”

李儒连回头看他一眼也欠奉,继续对董旻进言道:“此不光为我等计,亦是为郿县一众亲族计,一步行差踏错,便是万死绝地!”

“那吕奉先那边.”,董旻是有些脑子的,很快跟上了李儒的思路,继而提出一个细节上的问题,“若是他们衔尾追击,怕是不好走掉。”

其实真打起来,西凉军是不怕那些并州人的,可考虑到李儒要的是全速撤退,就不得不考虑接下来怎么与吕布交涉的问题了。

“让我去!”,李儒咬咬牙,上前几步主动请缨,“必定与吕奉先分明利害!”

董旻看着他,轻轻点了点头。

李儒孤身走入吕布大营中,良久乃出。

最终达成的协议是,双方一起对董卓的死讯保密,并州军可以全军北上,回到并州老家,吕布由杂号将军升为并州牧。

为表诚意,吕布可先一步派人去长安拿到任命以及接走他的家眷,换取对西凉军撤退的默许。

这些条件对于横行霸道这么久的西凉军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耻辱。

牛辅在大帐中暴跳如雷,嚷嚷着要自己提刀去把吕布给杀了,为岳父报仇,只是被董旻制止才作罢。

“快回去做好伱该干的事情吧”,李儒低头盯着地面,目光呆滞,开口提醒这个没用的连襟,“我等还未必能顺利回到长安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