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南开始上班了,林慧趁着嘟嘟在睡觉,赶紧打扫房间。
陈主任的这一嗓子,可把林慧激动到不行。
“主任,嘟嘟他爸考上啥了?”
“大学啊,电报已经发来了,录取通知书晚几天到,让向南准备一下。”
余春红也从家里跑了出来,“向南考上大学了?”
林慧一个劲点头,“是啊,考上了,考上了。”
“向南可真厉害了,上完大学回来能当干部了吧?”
林慧就笑,“哪能当干部,顶多教教书,当教师。”
“那也不错。”
允许考大学了,以前的教师陆陆续续都回到了工作岗位,连温老师这种挨过批斗的政策也有松动。
等周向南下班回来,得知这个消息也很高兴,他读书时的成绩就很好,离开对于他来说是遗憾,现在终于又能读书了。
不过不能带着妻儿,把娘俩留在这里,周向南还是有些担心的。
“不用担心,你和主任说一下,我和嘟嘟就借住在采购站,不回周庄,大房可不是啥好东西。”
离大房的人越远越安全。
借住不成问题,采购站本来就是地广人稀,以防别人诟病,林慧愿意每个月出一块钱的房租。
隔了一个星期,周向南的通知书到了,XX师范学院,很简朴的一份通知书。
XX师范学院坐落在内陆的地级市,两地相隔四百多里地,不算太远。
三月一号开学,林慧开始给向南扯布做衣裳了,做一身中山装,文质彬彬的特有范。
周向北落榜了,年轻人有志气,选择复读,白天上学,晚上还是和温老师做伴,虚心请教。
周向南开学头一天就要动身上路了,林慧让他看着嘟嘟,她包饺子现在吃,再烙张油饼路上吃。
周向南就像林慧的尾巴一样,总是跟前跟后的,林慧转身就能碰到。
“你干嘛呀?”
“我要离开了,你都没有什么感觉吗?”
“什么感觉?又不是三岁两岁孩子,我没有不放心的。”
林慧是故意这么说的,她没变成林黛玉,反而周向南化身林黛玉了。
周向南只能和儿子说话,“嘟嘟,爸爸要去上学了,你会不会忘了爸爸?你这么小,肯定转身就忘了,连你妈都没有什么表示……”
林慧抹了周向南两座五指山,“真是的,我要什么表示,是不是哭鼻子你就满意啦?”
周向南爱吃贴包,林慧贴了一锅,让他先吃。
林慧再烙一张油饼,煮上十个鸡蛋,都放在包的夹层里。
周向南只留了二十块钱,别的都上交了,到了学校有补贴,生活费不用担心。
穷家富路,林慧硬是又塞给他了十块。
“那我走了,好好照顾好孩子。”
林慧踮起脚尖,亲了男人一下,再见面得到暑假,还有差不多半年。
还真以为她不在意吗?
包被男人扔在了地上。
嘟嘟睡觉了,此时天时地利人和。
半个小时后,周向南被林慧推出去了。
余春红刚好要去上班,打趣道:“小两口这是玩的啥啊?”
林慧的脸红通通的,“磨磨唧唧的,非等他儿子醒了再走,差点赶不上车了。”
周向南这才说道:“我走了,好好照顾自己。”
“知道,你也是。”
等男人的身影再也看不见,林慧的心里头发酸。
二月初,修路工人到了,食堂又开始干活了。林慧把采购的任务交给周向文,每天的工资从1.3上升到2元。
周向文和慧娟的婚期定下来了,三月初八,马上就是一家人了,林慧对他很信任。
林慧主要的工作就是照顾孩子,一个人照顾孩子有时候连吃饭都困难,尤其是孩子不舒服闹脾气了,当妈的一晚上都睡不好。
上一辈子这种情况也经历过,那时候林慧真是一个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一辈子,孩子他爸不在身边,但他是个活生生的人,是林慧和孩子的依靠,还是不一样的。
天气暖和了,林慧找到了柳大姐,帮着收鸭蛋,她在院子里又挖了一个长方形窖子,用来腌鸭蛋。
每天都能腌几十个,做好标记和记录。
带着孩子做不了别的,林慧想腌鸭蛋来卖,一来打发时间,二来也挣点小钱。
等到第一批鸭蛋腌成功了,林慧用大锅煮了四十个,装在一个篮子里。
嘟嘟就用背兜往背上一绑,不耽误骑自行车。
林慧先去了田玉元那里,他没敢留多,怕不好卖,就留了二十个。
还有二十个,林慧就去了菜市场外面,来买菜的都是家庭妇女,买什么不买什么,她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