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里偷闲,林慧腾出一天的时间,回了一趟娘家。
现在嘟嘟六个月了,三躺六坐八爬刚刚好,又有座椅,嘟嘟像个没见过啥世面的土老冒,全程啊啊啊个没完。
甭管听不听得懂,林慧唾沫星子都甩干了,主打一个不能让儿子冷场。
娘家终于到了。
“大姑,这是啥啊?”
栓子围着车座椅看,农村孩子见识少,自行车都不常见,更别说这个了。
“这是让嘟嘟坐的,不怕摔,也不用抱,大姑看孩子不用这么累。”
“噢。”
家里总要有个看孩子做饭的,乔大美年龄大,这活自然就落到她的头上了。
洗衣服做饭看孩子,她还养了一头猪,停不下来,根本停不下来。
“我给你老林家当驴使唤了。”
“妈——别抱怨了,孙子不看,你还准备看嘟嘟啊?我还不是一样,从早到晚就我一个。”
等到放工了,嫂子还能帮忙,其他人也能帮着抱一抱,林慧是白天是她,晚上还是她,连个替班的人都没有。
这个月的“好处费”,周汉书给送到这里来了,石子厂开了几个月,也确实挣到了一笔钱。
公社书记在会议上还点名表扬了周庄和林家胡子,这么说吧,村里头普遍没啥收入,这两个大队就成标杆了。
成为标杆有骄傲也有压力,这荣誉得维持地住。
“向南媳妇,你和向南都是有本事的,帮我参谋参谋,大队能搞点啥副业不?”
别怪周汉书一把年纪还虚伪,他特别享受当典型挨表扬受人仰望的那个劲!
林慧首先把丑话说在前头,“支书,这不是资本主义尾巴吧?”
“不是,不是,也和石子厂一样,是集体经济,领导支持的。”
林慧笑了笑说道:“支书让我说,我就说了,算是关公门前耍大刀。向南以前干采购,那些鸡鸭鱼是哪来的?都是社员养的,有些大队在河里养鸭子,办养鸭场,鸭子和鸭蛋都可以卖钱。”
周汉书摇了摇头,“咱庄的河道太窄了,就从山上下来的那点水,四个季节有三季缺水,鸭子离了水可不行。”
那真成了旱鸭子了。
林慧直接挑明了,“支书,河不行咱有大水库,大水库养多少只鸭子养不了?”
周庄因为缺水,从五十年代就开始修水库,大的沟坎都有,现在有四座,特别是南山水库,挺大的,当时可是修了三个冬天,下游的大队还来支援了呢。
周汉书很亢奋,“我这就回去研究,养鸭子。”
“水面上养鸭子,水底下可以养鱼,岸上可以养猪,猪粪可以肥田,支书,水库可是宝。”
周汉书茅塞顿开,迫不及待地回去研究去了,说是研究,现在的支书威望很高,百分之九十九能成。
乔大美笑话林慧,“整的你比支书还能,看好嘟嘟行了,操心那么多干什么,又不给你一分一毛。”
“那可不一定,没准比我卖咸鸭蛋轻松,挣钱。”
前期投入,中期管理,后期销售,不是林慧门缝里看人,她真不相信周汉书能一手搞定。
她有几十年的阅历,有知道社会进展的“能力”,这是别人无法比拟的。
小宝栓子陪嘟嘟和柱子玩,林慧帮着她妈做饭。
春天的菜陆陆续续都下来了,煮的是茼蒿,烀的是二合面饼子,再整一个凉拌菠菜,一个炒土豆丝。
林传开还在验石子,这活轻松,他干的很认真起劲,杨心勉为了感谢他们把关,每个月补贴两块钱,只有他和周三叔有。
村里新添了一辆12马力拖拉机,林庆军是两名拖拉机手之一,换班往工地上送石子。
每天可是一个半工。
爷俩知道,没有林慧,这样的好事能落到他们身上?庄上有头有脸的人可多的是,他们太不起眼了。
“大丫,要不要把嘟嘟放家里,让你妈一起看着?家里还有小宝和柱子也能帮上忙。”林传开在饭桌上提建议了。
林庆军点头,“我看行,嘟嘟比柱子听话,柱子哼哼唧唧的。”
乔大美眼一瞪,“你爹说的对,我看他就闲的很,找个背兜把嘟嘟给他绑上,啥活也不耽误。”
“老娘做一家人的饭,洗一家人的衣裳,得看着小宝别乱跑,柱子也得管,是不是把我当成死的了,不知道累?”
带孩子,谁带谁知道。
“妈,嘟嘟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嘟嘟,不让你带。”
“我也不是不带,是真带不了,你妈今年五十多了,不比以前了,我的身子我知道,浑身没力气,也不想吃饭。”
有一件事林慧忘了,上辈子乔大美就是这样,就像人被掏干了一样,突然有一天躺下就没醒过来,人没了。
等哪天不忙了